
古代祭祀所用的清酒。《禮記·曲禮下》:“凡祭宗廟之禮……酒曰清酌。” 孔穎達 疏:“言此酒甚清澈,可斟酌。” 唐 元稹 《告祀曾祖文》:“孝曾孫 稹 謹以清酌庶羞之奠,敢昭告于曾祖 岐州 參軍府君。” 宋 蘇轼 《送張龍公祝文》:“謹以清酌庶羞之奠,敢昭告于昭靈侯 張公 之神。” 章炳麟 《沉荩哀辭》:“謹以清酌庶羞奠國士 沉君 之靈。”
“清酌”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如下:
“清酌”指古代祭祀時使用的清酒,強調其清澈、純淨的特性。古人認為這種酒因質地透明,適合用于敬奉神靈或祖先。
在古籍中,“清酌”常與“庶羞”(多種祭品)并提,如“清酌庶羞之奠”。其他酒類代稱如“杯中物”“黃封”等,但“清酌”特指祭祀用酒。
現代漢語中已極少使用,僅見于古典文學研究或特定文化場景(如傳統禮儀複原)。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案例,可參考《禮記》原文或唐宋文人的祭祀類文章。
清酌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指清爽、明淨地品嘗酒飲。它強調了品味酒的過程中的純粹和潔淨。
清酌的部首是青字旁,總共有12個筆畫。
清酌一詞最早出現在《禮記·曲禮下》中,意指清澈的酒,用來指代酒的品質清澈純淨,不含雜質。後來,清酌一詞逐漸演變為清爽、明淨地品嘗酒的意思。
清酌的繁體字為「淸酌」。
在古代漢字中,清酌的「清」字寫作「淸」,酒則寫作「酉」。
1. 他用賓至如歸的态度享受着這幸福的清酌時刻。
2. 這支酒杯透出了一個人獨自清酌的寂寞。
清酌可以組成以下詞語:
1. 清酌佳肴
2. 清酌人生
3. 清酌良辰
清酌的近義詞包括:解酒、品茗、品酒。
清酌的反義詞為:渾酌、慢酌、劣酌。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