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漏言的意思、漏言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漏言的解釋

(1).洩漏密言或情況。《穀梁傳·文公六年》:“ 襄公 死, 處父 主竟上事, 夜姑 使人殺之。君漏言也。”《三國志·蜀志·先主傳》:“時 許 帝尚存,故羣下不敢漏言。” 唐 蔣防 《霍小玉傳》:“生自以孤負盟約,大愆迴期,寂不知聞,欲斷其望,遙託親故,不遺漏言。”

(2).引申為失言。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如是我聞一》:“戊子秋,餘以漏言獲譴,獄頗急。”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漏言”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析:

一、基本釋義

  1. 洩漏秘密或機密信息
    指無意或有意地将本應保密的話語或情況透露出去。例如《三國志·蜀志·先主傳》中提到“羣下不敢漏言”,即強調臣子對機密保持緘默。
    常見場景:涉及隱私、政治、商業機密等需保密的場合,如“因不慎漏言,導緻計劃外洩”。

  2. 引申為失言、說錯話
    指在交談中因疏忽或不當而說出不合時宜的内容。清代紀昀在《閱微草堂筆記》中記載“以漏言獲譴”,即因失言招緻責罰。

二、詞源與用法

三、近義詞與反義詞

總結來看,“漏言”既指信息洩露的客觀行為,也包含主觀言語失誤的意味,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

網絡擴展解釋二

漏言:走漏嘴裡的話語,指不經意間說出的不應該說的話,暴露了心中的秘密或者激起了他人的不滿、争議等。 拆分部首和筆畫:漏言的拆分是由“氵”和“言”兩個部首組成。其中,“氵”表示水的意思,意味着洩漏的動作,“言”是表示語言、說的意思。漏言的總筆畫數為12畫。 來源:漏言這個詞最早出自《詩經·秦風·蒹葭》:“青青蒹葭,日出東方,……我聞桑之宮兮,夜宴夫人,君子之敬止兮,言或出或入。”這裡的“言或出或入”就是指不小心說漏的話。 繁體:漏言的繁體字為「漏言」,即保留了簡體字的形狀和結構,沒有産生太大變化。 古時候漢字寫法:在古代的寫法中,漏言的字形可能稍有不同,但整體結構仍然保持一緻。比如在篆書當中,漏言的字形可能會有些許變化,但整體上仍然是由“氵”和“言”兩個部分組成。 例句:他不小心漏言了公司的機密,引發了一場風波。 組詞:漏言者、漏言如椽、漏言疏導、漏言癖等。 近義詞:洩露秘密、走嘴、失言、說漏嘴等。 反義詞:守口如瓶、謹言慎行、謹言慎辭等。 這些是關于漏言的一些基本信息和相關詞語。希望能幫到您!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