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猶旅衣。 宋 張耒 《同楊二十缑氏寺宿草酌張正民秀才見訪》詩:“空堂燈火青,旅褐借僧氊。”
“旅褐”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旅褐(lǚ hè)指旅行時穿的粗布衣服,即“旅衣”的别稱。其中:
宋代張耒在《同楊二十缑氏寺宿草酌張正民秀才見訪》中寫道:“空堂燈火青,旅褐借僧氈。” 此句描繪了旅人借僧人的氈毯禦寒的場景,印證“旅褐”為旅途中的簡樸衣着。
該詞多見于古代詩文,現代漢語中已不常用,屬于生僻詞彙。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語大詞典》等權威辭書。
《旅褐》是一個漢字詞,由兩個字組成,旅和褐。其意思為:旅途中穿的褐色衣物。
《旅褐》的部首是衣(衤),它位于漢字的左側,表示與衣物相關的意思。
《旅褐》的筆畫數為10畫,即旅(7畫)+褐(3畫)。
《旅褐》一詞源于古代文獻,最早見于唐代文學家白居易的《長恨歌》:“頻聞漳水壯,此行登覽中,既未赴元帥,複無返旅褐。”
繁體字中,《旅褐》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均為“旅褐”。
古代漢字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而《旅褐》也不例外。在舊時的寫法中,旅字的上邊會多加一點,象征沿途旅行;褐字裡的頁字會寫成壴字,表示材質粗糙、樸素。
1. 他身上穿着一件破舊的旅褐。
2. 行旅途中,給我帶來最多溫暖的是那件旅褐。
1. 旅行
2. 旅者
3. 旅途
4. 褐色
5. 褐衣
6. 褐色衣物
1. 旅裝
2. 旅袍
3. 旅服
1. 帝袍
2. 朝服
3. 華服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