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指道、天、地。 南朝 陳 徐陵 《勸進梁元帝表》:“拟茲三大,賓是四門。歷試諸難,鹹熙庶績。” 吳兆宜 注引《老子》:“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
(2).指君、父、夫。 清 龔自珍 《春秋決事比答問第五》:“《春秋》張三大,治三細……三大:君、父、夫;三細:臣、子、婦。”
“三大”一詞在漢語中有兩種主要釋義,具體如下:
這一釋義源自道家思想,最早可追溯至《老子》中的“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即道、天、地、王并稱為“四大”。後南朝陳徐陵在《勸進梁元帝表》中引用此概念,将“道、天、地”合稱為“三大”,強調三者作為宇宙本源與自然法則的代表性。
此含義出自清代龔自珍的《春秋決事比答問第五》,将“君、父、夫”視為封建社會倫理體系的核心,對應“臣、子、婦”的“三細”,體現儒家綱常觀念中尊卑秩序的劃分。
補充說明:兩種釋義分别對應哲學與倫理範疇,需結合具體文獻語境理解。現代使用中,“三大”也可能泛指某一領域内最重要的三個事物(如“三大戰役”),但此屬引申義,非傳統核心含義。
《三大》是一個較為常見的詞語,可以指三個最重要、最主要、最具有影響力的事物或組織。它可以用來形容某個領域中的最重要的三項内容,也可以用來形容某個行業中最有影響力的三家公司或組織。
《三大》的部首是“口”,表示該字與口有關。它的總筆畫數為三畫。
《三大》這個詞語的來源比較廣泛,常見的有:
《三大》的繁體字為「三大」。
在古時候,《三大》的漢字寫法與現代相似,沒有明顯的差别。
以下為幾個使用《三大》的例句:
1. 這本書介紹了中國古代三大發明。
2. 他在互聯網行業中被譽為“三大之首”。
3. 這家公司是電子産品行業的三大巨頭之一。
《三大》可以與其他詞語搭配形成組詞,例如:
1. 三大名山
2. 三大需求
3. 三大原則
近義詞:三個最重要的、主要的、有影響力的事物或組織。
反義詞:沒有明确對應的反義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