糲糠的意思、糲糠的詳細解釋
糲糠的解釋
雜有糠秕的糙米飯。 宋 蘇舜欽 《啟事上奉甯軍陳侍郎》:“雖裘葛不完,糲糠幾廢,亦未嘗造謁有位,祈望恩奬。”
詞語分解
- 糲的解釋 糲 ì 見“粝”。 筆畫數:; 部首:米; 筆順編號:
- 糠的解釋 糠 ā 稻、麥、谷子等的子實所脫落的殼或皮:米糠。糟糠。糠秕。糠醛(有機化合物,是制造塑料、合成纖維、合成橡膠、藥物等的原料)。 蘿蔔等因失掉水分而中心呈蜂窩狀。 筆畫數:; 部首:米;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糲糠”的正确寫法應為“粝糠”(lì kāng),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粝糠”指粗糙的米糠,是谷物脫殼後剩餘的粗劣部分,通常與精米相對。例如《史記·陳丞相世家》中提到“亦食糠核耳”,這裡的“糠”即指粝糠類粗劣食物。
二、引申含義
- 物質層面:代指粗劣的食物,常與“糟糠”并用,形容貧困生活。如《韓非子》中“糟糠不飽者不務粱肉”。
- 比喻層面:可引申為無價值的事物,例如《莊子》用“塵垢粃糠”比喻瑣碎無用之物(需注意“粃糠”與“粝糠”的細微差異)。
三、易混淆詞彙辨析
- 秕糠(bǐ kāng):指空癟的谷粒和米殼,側重“無用之物”的比喻義。
- 砻糠(lóng kāng):專指稻谷脫下的堅硬外殼,多用于描述農業廢棄物。
“粝糠”強調粗糙、低質的特性,既可用于具體描述粗糧,也可抽象比喻貧瘠或低價值狀态。若需進一步區分相關詞彙,可參考古代文獻或權威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糲糠》是一個漢字詞,讀音為lì kāng,意思是“秕糠”。接下來将分别介紹拆分部首和筆畫、詞語來源、繁體字寫法、古時漢字寫法、例句、組詞、近義詞及反義詞。
一、拆分部首和筆畫:
《糲糠》的左邊部首是簡化的麥字旁“禾”,右邊部首是粟字旁“虍”。它由一個部首和七個筆畫組成。
二、詞語來源:
《糲糠》這個詞最早出自《詩經·小雅·采薇》:“麻姑束糲糠,其子兩好楊。”此處表達了将麻與糠繩相捆來束縛的意象,後來逐漸引申為秕糠。
三、繁體字寫法:
在繁體字中,糲糠的寫法為「糲糠」。
四、古時漢字寫法:
古漢字中,《糲糠》的寫法較為複雜,後來簡化為現代的寫法。古漢字的寫法對應的是篆書或甲骨文等。
五、例句:
1. 生活在農村的人們将糲糠用作牲畜的飼料。
2. 她在廚房大聲呼喊:“這麼多年來,我都是糲糠一樣的生活!”
六、組詞:
《糲糠》可以組成一些詞語,如糲糠不掩,意為道貌岸然;糲記尤炭,意為積糧不足。
七、近義詞:
與《糲糠》近義的詞語有:麸皮、秕殼。
八、反義詞:
與《糲糠》反義的詞語有:香米、大米。
綜上所述,《糲糠》是一個漢字詞,意為“秕糠”,拆分部首是禾和虍,由一個部首和七個筆畫組成。它最早出自《詩經·小雅·采薇》,後來逐漸引申為秕糠。在繁體字中寫作「糲糠」。它的古時漢字寫法較為複雜,後來簡化為現代寫法。一些相關詞語有:糲糠不掩、糲記尤炭。近義詞有麸皮、秕殼,反義詞有香米、大米。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