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饷道的意思、饷道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饷道的解釋

亦作“饟道”。運軍糧的道路。《史記·樊郦滕灌列傳》:“受詔别擊 楚 軍後,絶其餉道。”《漢書·枚乘傳》:“ 魯東海 絶 吳 之饟道。”《新五代史·後蜀世家·孟知祥》:“是時, 唐 軍涉險,以餉道為艱,自 潼關 以西,民苦轉饋。” 清 薛福成 《庸盦筆記·史料二·勞文毅公善居危城》:“與 湖南 、 廣西 諸省音問阻絶,餉道不通。”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饷道”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中存在差異,但核心解釋可以綜合如下:

一、基本含義

“饷道”指運輸軍糧的通道,由“饷”(軍糧、俸祿)和“道”(路徑)組合而成。這一含義在、等高權威性網頁中被明确提及,例如《史記·樊郦滕灌列傳》中“絕其饷道”即指截斷敵方運糧路線。

二、詞源與演變

  1. “饷”的本義:最初指“送飯給田間勞動者”(見),後引申為軍糧或薪俸。
  2. 軍事用途:古代戰争中,保障糧草運輸路線暢通是戰略關鍵,因此“饷道”成為軍事術語,如《新五代史》中記載“饷道不通”即因糧道受阻。

三、使用場景

四、争議與辨析

部分網頁(如)提到“饷道”有“通過賄賂謀取官職”的含義,但此解釋缺乏權威文獻支持,可能是與其他詞彙混淆所緻。建議以“運糧通道”為通用釋義。

五、例句參考

《漢書·枚乘傳》中“絕吳之饟道”即用此義,表明截斷敵方糧草供應的戰術()。

網絡擴展解釋二

饷道:

《饷道》是一個由三個字組成的漢字詞語,它由“饷”和“道”兩個字組成。

拆分部首和筆畫:

拆分後,“饷”字的部首是“食”,它由“饣”和“爿”兩個部分組成,并且它的總筆畫數為9。而“道”字的部首是“辶”,它由“辵”的兩個半邊組成,總筆畫數為12。

來源:

《饷道》一詞出自《史記·郦食其傳》:“郦泰…官成之饷道,馬疑其往,謂郦泰曰:‘子賢人,何見以相用?’對曰:‘饷道末節,疑有躁者必免。’”此處指的是饷官把糧食發給官吏的道路,引申為指財物的流通和分配。

繁體:

《饷道》的繁體字為“餉道”。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饷字的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它是由“饣”和“缶”兩個部分組成。道字的寫法也有一些差異,它由“辵”的上部和下部構成。

例句:

1. 他負責管理饷道,确保財物的公正分配。
2. 在古代,饷道是國家財政收支的重要環節。

組詞:

- 饷金:指發給官員的薪饷。
- 饷米:指發給軍民的糧食。
- 饷糧:指作為饷金的糧食。
- 饷馬:指作為饷物的馬匹。

近義詞:

俸祿、酬金、報酬

反義詞:

稅收、賦稅、負擔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