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熙載的意思、劉熙載的詳細解釋
劉熙載的解釋
劉熙載(1813-1881) : 清代文學批評家。字伯簡,號融齋、寤崖子,江蘇興化人。道光年間進士。官至廣東提學使,後主講上海龍門書院。所撰《藝概》為有影響的詩文評論著作。有《昨非集》。
詞語分解
- 劉的解釋 劉 (劉) ú 姓。 筆畫數:; 部首:刂; 筆順編號:
- 熙載的解釋 弘揚功業。語本《書·舜典》:“ 舜 曰:‘咨四嶽,有能奮庸熙帝之載。’” 孔 傳:“載,事也。訪羣臣有能起發其功,廣 堯 之事者。”《漢書·叙傳下》:“疇咨熙載,髦俊并作。” 顔師古 注:“熙,興也;
網絡擴展解釋
劉熙載是清代著名學者、文藝理論家和教育家,其生平和學術貢獻如下:
1.人物簡介
劉熙載(1813—1881),字伯簡(或熙哉),號融齋,晚號寤崖子,江蘇興化人。他是晚清五朝(嘉慶至光緒)的重要學者,以《藝概》等著作聞名,被國學大師俞樾贊為“躬行君子,久而彌芳”。
2.生平經曆
- 出身與早年:生于清寒耕讀家庭,10歲喪父,少年孤貧但力學不辍。
- 科舉與仕途:1839年中舉,1844年成進士,官至廣東提學使,後辭官專注教育。
- 教育生涯:晚年主講上海龍門書院,培養經世緻用人才,推動中國早期現代化。
3.主要成就與著作
- 《藝概》:文藝理論集大成之作,涵蓋詩、詞、書法、八股文等,被譽為“繼《文心雕龍》後的通論傑作”。書中提出“詞,聲學也”等觀點,強調文學與音樂的關系。
- 《昨非集》:收錄詩文作品,反映其學術思想。
- 書法理論:提出“書者,如也”,強調書法與人格的關聯。
4.影響與評價
- 學術地位:被尊為“東方黑格爾”(部分資料稱),其理論融合傳統與現代,影響深遠。
- 教育理念:主張“有教無類”“因材施教”,注重躬行實踐,門生多成救國棟梁。
5.補充信息
- 名字含義:“熙載”出自《尚書》,意為“弘揚功業”,與其學術追求相契合。
- 家族争議:部分資料提及其父名“宋齡”,但其他權威文獻未載,存疑待考。
如需更完整信息,可參考《藝概》原文或相關學術研究(來源:、3、4、5、9)。
網絡擴展解釋二
劉熙載的意思
劉熙載是一個常見的中國姓氏,在漢語中用作人名或姓氏的時候。姓劉的人非常多,劉熙載則是其中特定的一個人。
拆分部首和筆畫
劉熙載的三個字分别由“刂”、“火”和“車”三個部首組成。它的總筆畫數是14畫。
來源
劉熙載這個名字在中國的曆史上比較常見,這個名字或姓氏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的中國,但具體的來源是否有特定的故事或含義無法确定。
繁體
劉熙載的繁體字為「劉熙載」。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劉熙載的字形可能有所不同,但這種變化是基于字形演變和時代差異的結果。
例句
1. 劉熙載是我朋友的名字,他是一個非常聰明和善良的人。
2. 我們學校有一個叫劉熙載的老師,他教授的是曆史課程。
組詞
由于劉熙載是一個人名或姓氏,一般情況下不會用于拼接成其他詞語。
近義詞
由于劉熙載是一個特定的人名或姓氏,它沒有近義詞。
反義詞
由于劉熙載是一個特定的人名或姓氏,它沒有反義詞。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