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格套的意思、格套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格套的解釋

程式;固定的模式。 明 陸深 《玉堂漫筆》:“詩貴性情,要從胸次中流出,近時 李獻吉 、 何仲默 最工,姑自其近體論之,似落人格套。” 明 高攀龍 《破格用人疏》:“國家之事,束縛于格套,分岐于意見,搖奪于議論,所從來矣。” 明 沉德符 《野獲編·詞林·詞林前後輩》:“近日格套愈嚴,前後輩幾同師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格套”是漢語中的曆史詞彙,主要指程式化、固定化的模式或框架,常見于明代文學評論及政治制度讨論中。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詞義

“格”原指規格、格式,“套”指固定模式,組合後強調固定不變的規則或形式。明代文獻中多用于批判文學創作或政治制度中的刻闆化現象,例如:

應用場景

  1. 文學創作
    明代性靈派(如袁宏道)提出“獨抒性靈,不拘格套”,反對模仿古人或遵循既定文體規則,強調個性化表達。

  2. 官場制度
    明代官場存在嚴格的等級和禮儀規範,時人稱之為“格套”,如沈德符記載翰林院“前後輩幾同師弟”的僵化關系(《野獲編》)。

現代延伸

該詞現已較少使用,但在讨論傳統文化、藝術形式時,仍可借喻形式主義的束縛,例如書法、戲曲中的程式化表現。


“格套”本質是對僵化規則的批判性表述,反映了中國古代文人與官員對突破形式主義、追求創新的訴求。如需具體文獻案例,可參考《玉堂漫筆》《破格用人疏》等明代典籍。

網絡擴展解釋二

格套(gé tào)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一種適合放置物品的格子狀容器或架子。這個詞有兩個部首組成:一個是 “十”(shí),代表正方形的形狀;另一個是 “勺”(sháo),表示容器或器具。格套的構字也可以拆分為8個筆畫,分别為“⿲⿱⿻⿴一勺刂十”(⿲表示三個部首組成的合字的構字法)。這個詞的來源比較普通,同時它也是一個形象化的詞彙。 格套在繁體中文中的寫法和簡體中文中的寫法一樣。 在古代漢字中,格套的寫法和現在的寫法基本相同。漢字的形狀經過演變,但格套的造字原理一直是保持不變的。 以下是格套的例句: 1. 請把這些文件放在辦公室的文件格套裡。 2. 圖書館裡有很多書放在書架的格套上。 與格套相似的詞彙有:架子、箱子、格子等。 與格套相反的詞彙是:整齊、無序等。 希望這些信息對您有所幫助!如果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