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賀蘭山脈的意思、賀蘭山脈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賀蘭山脈的解釋

中國南北走向的主要山脈之一。甯夏和内蒙古的界山。海拔2000賀蘭山脈3000米,同名主峰,高3556米。為内流區和外流區的分界。甯夏引黃灌區阻斷風沙的天然屏障。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賀蘭山脈”是中國西北地區重要的地理标志,具體含義和特征如下:

一、地理位置

賀蘭山脈位于甯夏回族自治區與内蒙古自治區交界處,北起巴彥敖包,南至毛土坑敖包及青銅峽,呈近南北走向(北北東向)。其南北延伸約200-250公裡,東西寬約20-40公裡,總面積約7100平方千米。

二、地理特征

  1. 山體與主峰
    山脈平均海拔2000-3000米,主峰敖包疙瘩(又名賀蘭山主峰)海拔3556米,是甯夏與内蒙古的最高峰。
  2. 地貌特點
    東側以斷層臨銀川平原,地勢陡峻;西側坡度和緩,連接阿拉善騰格裡沙漠。

三、名稱由來

“賀蘭”一詞源于突厥語對駿馬的稱呼“曷拉”,因山勢若群馬奔騰而得名。但亦有争議,唐代文獻已出現“賀蘭山”之名,早于突厥文化影響。

四、生态與人文作用

  1. 自然屏障
    阻擋西北寒流和沙漠風沙,保留東南季風,形成甯夏平原“塞上江南”的獨特氣候。
  2. 地理分界
    是中國内流區與外流區、遊牧文明與農耕文明的分界線。
  3. 曆史文化
    自古為軍事要地,留有岩畫、古長城等遺迹,見證多民族交融曆史(綜合、7、9)。

補充說明

若需更詳細的地質、氣候或文化研究,可參考甯夏地方志或地理文獻(如、6、7)。

網絡擴展解釋二

《賀蘭山脈》的意思

《賀蘭山脈》是指中國地理上的一個山脈,位于甯夏回族自治區賀蘭縣境内,延綿約250公裡,東西向走向。是中國北方的重要山脈之一。

詞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賀蘭山脈》中的常用漢字是“賀蘭”,拆分後,“貝”為首部,共有4畫;“蘭”為尾部,共有5畫。

詞的來源

詞語的來源較為複雜,曆史上賀蘭山脈曾被稱為賀蘭山、賀蘭峻、黃龍山等,直到現代才統一稱為賀蘭山脈。

繁體字

《賀蘭山脈》的繁體字為「賀蘭山脈」。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的漢字寫法中,并沒有具體的記錄賀蘭山脈的寫法,因為山脈名稱的确定是在近代。

例句

賀蘭山脈是甯夏回族自治區境内的重要山脈。

組詞

1. 賀蘭:指賀蘭山脈的蘭山部分,也可指賀蘭縣。

2. 山脈:指由一系列山峰所組成的山系。

近義詞

1. 賀蘭山:指中國地理上的一個山脈,即賀蘭山脈。

2. 賀蘭山系:與賀蘭山脈的概念類似,指由一系列山峰所組成的山系。

反義詞

平原:與山脈相對,指沒有或很少有山丘或山峰的地區。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