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謂超越規矩法度。
“離方遁員”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lí fāng dùn yuán,其核心含義是“超越規矩法度”,常用于形容不拘泥于固有規則或形式,追求突破與創新的狀态。以下為詳細解釋:
基本含義
該成語字面意為“脫離方形、隱去圓形”,比喻在創作或行為中打破傳統框架,不拘一格。例如:在文學創作中,指不刻闆遵循既定手法,而是靈活表達()。
語源背景
出自晉代陸機的《文賦》:“雖離方而遁員,期窮形而盡相。”李善注解:“方員(圓)謂規矩也。”即通過突破形式限制,達到更深刻的表現()。
如需進一步了解成語的用法或曆史用例,可參考古典文獻如《文賦》或權威詞典(如、3、4)。
《離方遁員》是一個中國成語,形容人遠離原本的職責或本分,遷就權勢,追逐虛榮利益的人。
《離方遁員》的拆分部首為“⻔”、“⼈”、“⻌”。它總共有16個筆畫。
《離方遁員》最早出現在《後漢書·孔融傳》中,是用來形容當時孔融的一些學生,他們追逐名利,違背了孔融的本意。
《離方遁員》的繁體字為「離方遁員」。
在古時候,《離方遁員》的寫法為「離方遁員」,其中的「方」字在古時候寫作「方」。同時,在古代有時也可以使用「遯」代替「遁」,即「離遯遁員」。
他曾是一位理想主義者,但最後變成了一個《離方遁員》,違背了自己的初衷。
方員、遁員、離員、離遯員員。
貪官污吏、投機取巧、趨權附勢。
忠誠正直、恪守原則、堅持本分。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