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同席的意思、同席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同席的解釋

(1).同一席子,或同坐一席。古人席地而坐,故雲。後泛指同坐一處。《莊子·德充符》:“其明日,又與合堂同席而坐。”《禮記·曲禮上》:“父子不同席。”《史記·滑稽列傳》:“日暮酒闌,合尊促坐,男女同席,履舄交錯,杯盤狼藉。” 明 沉德符 《野獲編·禮部一·舊制一廢難複》:“舊制,給事中迴避六卿……今南六科六部,同席公會,儼如寮友。”

(2).謂共席而眠。指過夫妻生活。《史記·淮南衡山列傳》:“王謀為反具,畏太子妃知而内洩事,乃與太子謀,令詐弗愛,三月不同席。” 唐 劉餗 《隋唐嘉話》卷中:“ 薛萬徹 尚 丹陽公主 , 太宗 嘗謂人曰:‘ 薛駙馬 村氣。’主羞之,不與同席數月。”

(3).同一宴席。亦指參加同一宴席者。 清 劉瀛 《珠江奇遇記》:“時諸妓互相行酒, 繡琴 遍酌同席,不酌 叔 。” 郭希仁 《從戎紀略》:“ 吳世昌 備酒食款宴,餘與同席。” 錢锺書 《圍城》三:“ 斜川 把四五張紙,分發同席。”

(4).指同學。 宋 葉適 《厲君墓志銘》:“ 東陽 厲詳 ,自餘居 永嘉 及 吳 也,東西數百裡來學,歲時不歸,同席畏其專。”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同席”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1. 同坐一處
    指古人席地而坐時共用一席,後泛指共同坐在一處。例如:

    • 《禮記·曲禮上》提到“父子不同席”,強調古代禮儀中尊卑有别。
    • 《史記·滑稽列傳》描述宴飲場景“男女同席,履舄交錯”,體現社交場合的親近。
  2. 共席而眠(夫妻關系)
    指夫妻共同生活或同床共枕。例如:

    • 《史記·淮南衡山列傳》記載“三月不同席”,暗示夫妻感情疏離。
    • 唐代《隋唐嘉話》中薛萬徹因被嘲“村氣”,妻子數月不與其同席。
  3. 同一宴席
    表示參與同一場宴會或聚餐。例如:

    • 清代《珠江奇遇記》提到“遍酌同席”,即向宴席上所有人敬酒。
    • 古典小說中常見“同席飲酒”場景,如西門慶與潘金蓮的互動。
  4. 同學關系
    古代偶爾指同窗或同學,但此用法較少見。


二、文化背景

古人因“席地而坐”的習俗,對“同席”賦予禮儀意義。例如《莊子·德充符》中“合堂同席而坐”反映社交規範。此外,不同身份、性别的人“同席”需遵守嚴格等級制度,如父子、男女之防。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案例,可參考《禮記》《史記》等古籍,或查看搜索來源獲取完整信息。

網絡擴展解釋二

同席的意思

同席是一個成語,通常用來形容兩人或多人在同一個場合或位置上坐在一起。

拆分部首和筆畫

成語同席的拆分部首為“口”和“巾”,總共8個筆畫。

來源

同席最早出現在《左傳》中,用來形容兩人共同坐在一席之上。後來逐漸演變為表示人們在同一場合或位置上共同出席。

繁體字

同席的繁體字為「同蓆」。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同席的寫法可能稍有差異,但整體結構保持一緻,用來形容人們共同坐在一起。

例句

我們在婚禮上同席慶祝,彼此歡笑交流。

組詞

同桌、同車、同場、同鄉

近義詞

共席、同座、共坐

反義詞

異席、分席、離席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