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攝事的意思、攝事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攝事的解釋

(1).治事,理事。《宋書·鮮卑吐谷渾傳》:“ 碎奚 性純謹,三弟專權, 碎奚 不能制,諸大将共誅之。 碎奚 憂哀不復攝事。” 唐 韓愈 《沂國公先廟碑銘》:“ 田侯 攝事,奉我天明,束縛弓戈,考校度程。” 宋 陸遊 《老學庵筆記》卷四:“予參 成都 議幙,攝事 漢嘉 ,一見荔子熟。”

(2).代行其事。 北魏 郦道元 《水經注·穀水》:“禮,天子建國,左廟右社,以石為主,祭則希冕。今多王公攝事,王者不親拜焉。”《新唐書·張延賞傳》:“故事,臨軒冊拜三公,中書令讀冊,侍中贊禮,或闕,宰相攝事。” 宋 蘇轼 《上園丘合祭六議劄子》:“若親郊之歲,遣官攝事,是無故而用有故之禮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攝事”一詞在漢語中主要有以下兩層含義:

  1. 治事、理事
    指處理或管理事務的能力,強調對事務的掌控力。例如《宋書》中記載“碎奚憂哀不復攝事”,描述人物因情緒影響無法繼續管理事務。唐代韓愈在碑文中也提到“田侯攝事”,指代官員履職治事。

  2. 代行職責
    常用于古代文獻中,表示代理或暫時代替他人執行事務。如北魏《水經注》提到“王公攝事”指官員代行祭祀職責;《新唐書》記載宰相在特定儀式中“攝事”即臨時承擔主持任務。

使用場景
該詞多用于形容人的行政能力或臨時職務代理,現代語境中較少使用,但在曆史文獻和古典文學中較常見。例如宋代陸遊在筆記中以“攝事漢嘉”描述自己代理地方職務的經曆。

補充說明
“攝”字本身有“代理”“管理”等含義,如“攝政”;“事”指具體事務,因此“攝事”可視為兩者的結合,體現對事務的主動管理或臨時承擔。

網絡擴展解釋二

攝事的意思

攝事是一個漢字詞語,指的是管理事務或處理事情的意思。它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能夠操辦、管理、協調各種事務,具備處理複雜事情的能力。

拆分部首和筆畫

拆分部首:手、聿。

筆畫數:12畫。

來源

攝事一詞的來源較為晚,出現在《說文解字》中。它是由一個手部和一個筆部合拼而成的。

繁體

攝事的繁體字為攝事。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會有一些變化。攝事在古時的寫法是“攝事”。

例句

1. 他是公司的總經理,負責攝事大權。

2. 作為一個項目經理,她能夠攝事周全,使得項目進展順利。

3. 這位校長很擅長攝事,學校的各項事務井井有條。

組詞

攝影、攝像、攝取、攝制、攝政。

近義詞

掌控、管理、處置、應對。

反義詞

被控、被動、被管理、被處理。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