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秉持的意思、秉持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秉持的解釋

[uphold] 操持

秉持公心,指摘時弊

詳細解釋

(1).執持。 前蜀 杜光庭 《張崇胤本命南鬥北鬥詞》:“秉持未契於神明,履行或虧於恭恪。” 魯迅 《中國小說史略》第二三篇:“迨 吳敬梓 《儒林外史》出,乃秉持公心,指擿時弊。”

(2).持有,具有。《世說新語·賞譽》“ 謝子微 見 許子将 兄弟” 劉孝标 注引《海内先賢傳》:“ 許子将 秉持清格,豈可以吾輿服見之邪?”

(3).指操守。 唐 李肇 《唐國史補》卷下:“ 憲宗 朝,則有 杜邠公 之器量, 鄭少保 之清儉, 李安邑 之智計, 裴中書 之秉持。”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秉持”是一個漢語詞語,主要包含以下含義和用法:

一、基本含義

  1. 執持、持有
    指在行為或思想上堅持某種原則、信念或态度。例如:“秉持公心,指摘時弊”。
  2. 操守、内心準則
    強調内在的道德或精神堅守,如“秉持清格”(《世說新語》注引)。

二、詞源與出處

三、近義詞與反義詞

四、用法示例

  1. 書面語境:
    “王老師秉持有教無類的理念,盡心盡力教導學生。”。
  2. 抽象表達:
    “秉持信念正直地走下去,但必要時可圓滑處事。”。

五、補充說明

“秉持”既強調外在行為的堅持,也包含内在精神的持守,常見于描述道德、原則或信念的貫徹。

網絡擴展解釋二

秉持

秉持(bǐng chí)是指堅持、保持,也可以理解為執持、掌握。它由「禾」和「木」兩個部首組成,禾字部分表示農田,木字部分表示森林,綜合起來可以理解為穩定地掌握着農田和森林的意思。

秉持這個詞的來源可追溯到古代,最早出現在《周禮·禘》一書中,古人用秉來提醒人們要穩定地掌握事物,後來演變成一個詞語。在繁體中,秉持的寫法為「秉」和「持」,沒有太大的改變。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秉寫作「脯」,持寫作「禰」,與現代漢字寫法有所不同。脯是指豬的脯胸肉,形狀扁平而寬闊,寓意着平穩;禰是古代祭祀時所用的器物,寓意着掌握。

以下是一些關于秉持的例句:

1. 他一直秉持着真實、公正的原則,赢得了大家的尊敬。

2. 作為一個領導者,他必須要秉持職責與使命。

3. 她的成功來自于她秉持着勤奮和堅持不懈的精神。

一些相關的組詞包括:秉性、秉公、秉筆、秉燭。其中,秉性指一個人天生的品質和特點,秉公指堅持公正,秉筆指堅持寫作,秉燭指手持蠟燭,寓意着在黑暗中尋找出路。

與秉持意義相近的詞語有遵守、奉行、執著,反義詞則包括放棄、摒棄、放權。遵守指遵循規則、法律等,奉行指堅持執行,執著則指堅持不懈;放棄指放棄原則或信念,摒棄指主動抛棄,放權指不再掌握或擁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