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both ends;either end]∶兩端
甘蔗沒有兩頭甜
(2) [both parties;both sides]∶兩方面
我招誰惹誰了,弄得個兩頭受氣
(1).猶兩截。 漢 袁康 《越絕書·外傳記吳王占夢》:“王乃使力士 石番 以鐵杖擊 聖 ,中斷之為兩頭。”
(2).兩端。《三國志·魏志·田豫傳》:“ 豫 将精鋭自北門出,鼓譟而起,兩頭俱發,出虜不意。” 南朝 宋 謝惠連 《祭古冢文》:“上無封域,不用塼甓,以木為廓,中有二棺,正方,兩頭無和。”《文選·張衡<西京賦>》“走索上而相逢” 唐 李善 注:“索上:長繩繫兩頭於梁,舉起中央,兩人各從壹頭上,交相度。” 唐 李白 《江山吟》:“木蘭之枻沙棠舟,玉簫金管坐兩頭。”如:梭的形狀是中間粗,兩頭尖。
(3).兩處;兩個地方。《兒女英雄傳》第六回:“萬一你出了聲兒,招出事來,弄得我兩頭兒照顧不來,你可沒有兩條命。”
(4).雙方;兩方面。如:我兩頭跑了六七回,總算把這件事情說妥了。如:這件事你辦糟啦!兩頭都不落好。
"兩頭"作為漢語常用詞語,在不同語境中具有多維度含義。根據權威辭書解釋,其核心義項可歸納為以下四個層面:
一、物理空間方位層面 指物體或空間相對的兩個端點,《現代漢語詞典》第七版标注其基本義為"事物的兩端或兩個方向",例如"扁擔兩頭挂竹筐""街道兩頭各設崗哨"。這種用法常見于日常生活場景,強調線性物體的末端位置。
二、矛盾關系層面 在抽象語境中特指對立的兩個方面,《漢語大詞典》第六卷記載該詞可表示"矛盾的兩個方面或對立的雙方",如"談判陷入兩頭不讨好的困境""婆媳矛盾讓丈夫兩頭受氣"。這種用法多用于描述人際關系的複雜性。
三、親屬稱謂層面 作為方言詞彙,《漢語方言大詞典》收錄其在晉語區的特殊含義,指"外孫同時兼作承嗣兩姓宗祧的繼承人"。例如山西某些地區将過繼給兩家的孩子稱為"頂兩頭",反映中國傳統宗法制度的特殊形态。
四、時間維度層面 在時序表達中可指事件的首尾階段,《現代漢語詞典》舉例"年頭歲尾兩頭忙",此處"兩頭"分别指農曆新年開始與歲末結束兩個時間節點,構成完整的時間閉環。
“兩頭”是一個多義詞,具體含義需結合語境理解,主要包含以下三種核心義項:
事物的兩端或相對部分
指物體的兩個端點或相對的兩部分。例如:“梭子中間粗,兩頭尖”。
例句:甘蔗沒有兩頭甜(比喻事情難以兩全其美)。
雙方或兩方面
強調涉及兩個主體或角度。例如:“這件事兩頭都滿意”。
引申用法:形容處境為難,如“兩頭受氣”。
兩個地方
指需要兼顧的不同地點。例如:“家裡地裡兩頭照顧不過來”。
作為成語,“兩頭”強調兼顧、不偏袒,源自《戰國策·趙策》中趙國處理争端的故事,指處理問題需全面考慮各方利益。
該詞既可指具體空間或物體的兩端,也可抽象表示多方關系,需根據上下文判斷具體含義。更多例句可參考等來源。
編刬鬓毛跛行逋緩材德兼備陳蕃榻傳奉捶牀楚江王春岚脣亡齒寒踔跞聰刻達度膽瓶蕉丹書鐵契黮濁低俗端志飯格飛掣粉鼻兒幹巴巴官牒光纖通信鬼哭神嚎貴幸化祝诘問戢和捐軀赴難葵扇良宵連橋遴登淩晷鱗介緑燈納女排悶陪錢貨骈體文千釀清平調乞婆阮郎迷如上三野山遙水遠燒器姝顔燧色娑羅籠庭訓讬乘後車頑疎聞聞想慕校簿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