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清平調的意思、清平調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清平調的解釋

唐 大曲名,後用為詞牌。相傳 唐 開元 中, 李白 供翰林,時宮中木芍藥盛開, 玄宗 于月夜賞花,召 楊貴妃 侍酒,以金花箋賜 李白 ,命進新辭《清平調》, 白 醉中乃成三章。二十八字,七言絕句,平仄不拘。 宋 詞蓋因舊曲名,另創新聲。雙調五十字,平韻。參閱 唐 李濬 《松窗雜錄》、 宋 王灼 《碧雞漫志》卷五。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清平調”一詞的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詳細解釋:

一、詞牌起源與音樂背景

  1. 曲調來源
    清平調是唐代大曲名,源自周代房中樂的“平調、清調、瑟調”三調遺聲。這些曲調最初用于宮廷宴樂,風格典雅。

  2. 命名與形式
    李白受唐玄宗之命創作《清平調》三首後,該曲調被固定為詞牌。唐代版本為七言絕句,共28字,平仄不拘;宋代演變為雙調五十字,押平聲韻。


二、文學創作實例

李白的《清平調詞三首》是代表作,以牡丹和楊貴妃為雙關意象,例如:

這三首詩将宮廷樂府與浪漫主義結合,開創了“以詩入詞”的先例。


三、詞義擴展

宋代以後,“清平調”逐漸脫離具體曲調,成為詞牌泛稱,文人依其格式填寫新詞,内容多涉及詠物、抒情。

如需了解李白原詩的具體注釋或賞析,可參考來源等。

網絡擴展解釋二

清平調的意思

清平調是一種文學作品形式,主要是指以描述平靜、安詳、祥和的場景、生活為題材的詩歌或曲調。這種調子通常給人帶來一種甯靜、舒適的感受,能夠幫助人們放松心情,體驗平和的生活狀态。

拆分部首和筆畫

清平調由兩個部首組成,分别是水部和言部。其中,水部表示與水相關的字義,言部表示與言語、聲音相關的字義。根據漢字的基本筆畫規則,清平調這個詞中的總筆畫數為23畫。

來源

清平調一詞最早出現在《楚辭·天問》中,由楚國的文學家屈原所寫。在此詩中,清平調被用來描述天空的清澈明朗和大地的平靜安詳。隨着時間的推移,清平調逐漸成為描述和描繪平和、甯靜場景的常用詞彙。

繁體

清平調的繁體字為「清平調」,寫法和簡體字相似,隻是字形稍微有所變化。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清平調”這個詞的漢字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其中,水部的字在古代寫作「氵」,言部的字在古代寫作「訁」。所以,在古代寫法中,清平調的字形為「氵訁調」。

例句

1. 這首清平調描繪了一個甯靜而美好的鄉村景象。

2. 他用一支清平調琴曲撫慰了我的心靈。

3. 詩人通過一首清平調表達了對和平生活的向往。

組詞

1. 平和:指事物處于平靜、安祥的狀态。

2. 清淨:形容環境甯靜、沒有雜音。

3. 舒適:指感覺舒服、自在、安逸。

近義詞

1. 和諧:描述事物之間關系融洽、協調一緻。

2. 甯靜:指環境安甯、毫無動靜。

3. 安詳:形容人心情平和、穩定、沒有急躁。

反義詞

1. 動蕩:形容事物變化多端、不穩定的狀态。

2. 紛亂:指事物雜亂無章、無秩序。

3. 緊張:形容人心情焦慮、不安甯。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