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阮郎迷的意思、阮郎迷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阮郎迷的解釋

(1).比喻留戀女色,迷不知返。 唐 李冶 《送閻二十六赴剡縣》詩:“歸來重相訪,莫學 阮郎 迷。”參見“ 阮郎 ”。

(2). 唐 教坊曲名。以 唐 女道士 李冶 詩有“莫學 阮郎 迷”句得名。 唐 崔令欽 《教坊記·曲名》:“《阮郎迷》、《牧羊怨》。” 任半塘 箋注:“此調託于神仙故事,乃道家之曲……女冠 李冶 《送閻二十六赴剡縣》雲:‘妾夢經 吳苑 ,君行到 剡溪 。歸來重相訪,莫學 阮郎 迷’,亦可證。 五代 調中尚存《阮郎歸》,可能創始時先‘歸’後‘迷’,為故事之兩段情節,兩曲皆戲曲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阮郎迷"是漢語中一個具有文學典故色彩的詞彙,其核心含義指男子因美色或情感陷入癡迷狀态。該詞源于南朝劉義慶《幽明錄》記載的"劉阮遇仙"傳說:東漢永平年間,剡縣青年劉晨、阮肇入天台山采藥,遇兩位仙女并結為夫妻。半年後思鄉歸家,發現已過七世,複尋仙境不得,後世遂以"阮郎迷"喻指對美好事物或情感的執着追尋。

《漢語大詞典》收錄該詞條,釋義為"比喻留戀女色,迷不知返",突顯其蘊含的浪漫主義色彩與警世意味。唐宋詩詞中常見此典,如李商隱《無題》"劉郎已恨蓬山遠,更隔蓬山一萬重",即以劉阮故事抒發求而不得的怅惘。

在現代漢語使用中,"阮郎迷"多用于文學評論或文化研究領域,形容對理想境界的沉迷追求。例如《中國文學典故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将其列為經典愛情意象,指出該典故"構築了中國文人理想與現實沖突的永恒母題"。

網絡擴展解釋

“阮郎迷”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有兩層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含義

  1. 比喻留戀女色,迷不知返
    源自東漢劉晨、阮肇入天台山遇仙女的典故()。傳說二人遇仙女後樂而忘返,後人以“阮郎迷”形容男子沉溺于男女之情,難以自拔。唐代女道士李冶在《送閻二十六赴剡縣》中寫道:“歸來重相訪,莫學阮郎迷”,勸誡友人勿因美色迷失()。

  2. 唐代教坊曲名
    因李冶詩句“莫學阮郎迷”得名,屬道家題材樂曲。據考證,該曲與五代詞牌《阮郎歸》可能為同一故事的不同篇章,前者側重“迷”,後者側重“歸”()。


二、延伸解析


三、使用場景

如需進一步探究,可查閱《漢語大詞典》或唐代教坊樂相關史料。

别人正在浏覽...

百葉箱贲墉比屬犦槊簿正長妾塵邈床銳辍食出胎淡災刁讦傅飾桂阙桂尊橫迸泓澈懷道迷邦回味假髻鍵櫜家器駕天解辮精空經塗季女嫉貪如雠絶力曠抱黎黃鱗蟲理尚漏嘴茫茫門獎眠床彌翼目怔口呆劈胸箝口側目窮鳥觸籠器數砌陰人壽年豐弱堿三筆六詩繕人攝放手翰水景水疱樹栽子讨賤填褊徒勞文本五龍蝦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