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遙水遠的意思、山遙水遠的詳細解釋
山遙水遠的解釋
謂道路遙遠。《水浒傳》第八五回:“久聞将軍大名,争奈山遙水遠,無由拜見威顔。”《明成化說唱詞話叢刊·花關索貶雲南傳》:“山遙水遠登途去,來到 西川 地界門。” 太平天囯 李鳳祥 等《北伐回禀》:“如此山遙水遠,音信難通。”
詞語分解
- 山的解釋 山 ā 地面形成的高聳的部分:土山。山崖。山巒。山川。山路。山頭。山明水秀。山雨欲來風滿樓(喻沖突或戰争爆發之前的緊張氣氛)。 形狀像山的:山牆(人字形房屋兩側的牆壁。亦稱“房山”)。 形容大聲:山響
- 遠的解釋 遠 (遠) ǎ 距離長,與“近”相對:遠方。遠道。遠程。遠景。遠足(較遠的徒步旅行)。遠見(遠大的眼光)。遠慮。遠謀。遠客。遙遠。遠走高飛。舍近就遠。 時間長:遠古。遠祖。長遠。永遠。 關系疏,不親密
網絡擴展解釋
“山遙水遠”是一個漢語成語,形容路途遙遠且艱險,常用來表達相隔甚遠、難以到達的意境。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 核心含義:指兩地之間相隔極遠,道路漫長且充滿山水阻隔。例如《水浒傳》中“争奈山遙水遠,無由拜見威顔”便體現了這種空間距離的阻隔感。
二、結構與用法
- 結構:并列式成語,由“山遙”和“水遠”兩部分組成,分别強調山與水的遙遠。
- 語法功能:多作謂語或賓語,如“慮着山遙水遠”(《琵琶記》)。
三、出處與演變
- 最早文獻:宋代楊無咎《玉抱肚》詞:“堪嗟處、山遙水遠,音書也無個。”
- 後世引用:元代《琵琶記》、明代《水浒傳》等文學作品中均有使用,逐漸成為固定表達。
四、例句與語境
- 《群音類選》:“從今别去,山遙水遠,抱負終天之怨。”
- 現代用法:“蒼天城離此山遙水遠,要等帝國發錢,怕還要等上些日子。”
五、近義與反義
- 近義詞:山長水遠、千裡迢迢
- 反義詞:近在咫尺、一衣帶水
提示:該成語多用于文學或正式語境,需結合具體場景判斷是否含“艱險”或單純指距離。如需更多例句或古籍原文,可參考《水浒傳》《琵琶記》等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山遙水遠》的意思
《山遙水遠》是一個形容詞詞組,意思是山遠水迢,表示地點或景色的遠離和難以靠近。
《山遙水遠》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山遙水遠》的拆分部首分别是「山」、「遙」、「水」、「遠」,其中「山」的拆分筆畫為3畫,「遙」的拆分筆畫為14畫,「水」的拆分筆畫為4畫,「遠」的拆分筆畫為7畫。
《山遙水遠》的來源
《山遙水遠》一詞源自古詩《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詩句“山遙遙而峙,風飄飄而吹。可以堪輿卒,閱微薦至尊。”此詩描述了山勢遙遠、風吹飄渺的景象,後來被人們引申為形容某個地方或景色十分遙遠。
《山遙水遠》的繁體
《山遙水遠》的繁體字為「山遙水遠」。
《山遙水遠》的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山遙水遠》的漢字寫法與現代寫法相同。
《山遙水遠》的例句
1. 這個小村莊位于深山之中,真是山遙水遠,與世隔絕。
2. 那個偏遠小島的風景壯美,山遙水遠,吸引了很多旅行者前往探索。
《山遙水遠》的組詞
山高水長、遙遠、水深山高、遠山近水
《山遙水遠》的近義詞
山嶽峻峭、水波瀾壯闊、遠離塵嚣
《山遙水遠》的反義詞
山近水淺、近處、靠近、親近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