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消得的意思、消得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消得的解釋

亦作“ 消的 ”。1.需要;須得。 宋 劉克莊 《清平樂·五月十五夜翫月》詞:“消得幾多風露,變教人世清涼。”《水浒傳》第七二回:“你不帶我去便了,何消得許多推故!” 趙樸初 《快活三帶過朝天子四換頭·觀演<蔡文姬>劇有作》曲:“謂 中郎 有遺書,有兒女能誦記,隻消得寄個紙筆。”

(2).值得;配得。 宋 辛棄疾 《西江月·用韻和李兼濟提舉》詞:“瓊瑰千字已盈懷,消得津頭一醉。” 元 張壽卿 《紅梨花》第二折:“早是他内性兒聰明,才調兒清正,這兩般消的人欽敬。” 明 陶宗儀 《辍耕錄·食品有名》:“﹝河豚﹞形殊弗雅,然味極佳,煮治不精,則能殺6*人。所以 東坡先生 在 資善堂 與人談河豚之美雲:據其味,真是消得一死。”《兒女英雄傳》第二二回:“不作則已,一作定要作箇痛快淋漓,才消得我這副酸心熱淚。”

(3).禁得起。 宋 楊炎正 《蝶戀花·稼軒坐間作首句用丘六書中語》詞:“昨日解酲今夕又,消得情懷,長被春僝僽。” 清 納蘭性德 《潇湘雨·送西溟歸慈溪》詞:“悽寂 黔婁 當日事,總名士如何消得?”

(4).享受;享用。 宋 趙長卿 《念奴嬌·席上即事》詞:“ 高唐 雲雨,甚人有分消得?” 元 高文秀 《渑池會》第二折:“怎消的加官進位,怎消的廕妻封子,上卿之位何極。”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消得漢語 快速查詢。

專業解析

"消得"是漢語中一個具有古典文學色彩的複合動詞,其核心含義可從三方面解析:

一、基本釋義 根據《漢語大辭典》釋義,"消得"指需要付出代價或具備條件才能獲得某事物,含"值得""配得"之意。例如《古漢語常用字字典》中引《紅樓夢》"這般才貌,也還消得",即表達"配得上"的語境。

二、詞源演變 該詞由"消"(消耗)與"得"(獲得)組合而成,最早見于宋代詩詞。參考《唐宋詞鑒賞辭典》所載柳永《蝶戀花》"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處"消得"已發展為"值得"的引申義,成為經典文學表達範式。

三、語法特征 作為文言遺留結構,《古代漢語虛詞詞典》标注其常見于條件複句,多與"不""何"等否定/疑問詞搭配。如辛棄疾《西江月》"費盡人間鐵,鑄就相思錯"後接"消得幾多清淚",形成反诘語氣,強化情感濃度。

近現代應用中,該詞主要保留在仿古文體或固定表達中。現代漢語規範詞典建議,日常使用時可替換為"值得""配得上"等白話詞彙以增強理解性。

網絡擴展解釋

“消得”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常見于詩詞及古典文獻中,其含義需結合語境具體分析。根據多個權威來源(),該詞主要有以下解釋:

一、核心釋義

  1. 值得;配得
    這是最常用的含義,尤其在文學表達中。
    例:柳永《蝶戀花》名句“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中,“消得”意為“值得”,表示即使消瘦憔悴也心甘情願。

  2. 需要;須得
    多用于描述客觀條件的需求。
    例:劉克莊《清平樂》“消得幾多風露”指“需要經曆多少風霜寒露”。

  3. 禁得起;承受得住
    強調對某種狀态的忍耐能力。
    例:納蘭性德詞中“總名士如何消得”,意為文人雅士如何能承受這般凄寂。

  4. 享受;享用
    較少見,多與具體事物搭配。
    例:蘇轼曾用“消得一死”形容河豚美味到值得冒死品嘗。

二、特殊用法

三、綜合建議

閱讀古典作品時,需根據上下文判斷具體含義。例如辛棄疾詞“消得津頭一醉”側重“值得”,而楊炎正“消得情懷”則偏向“禁得起”。若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典》《宋詞鑒賞辭典》等工具書。

别人正在浏覽...

阿耨多羅巴蛇才節層朋朝宗塵坋賜慶登降調妝二谏反風非時食棼集阜昌該賬幹恩蔭公有管頭沆浪鶴發松姿花毯輝煥霍元甲肩頭缣缃噤滲駿作可見瀾文撈兒累手蠡浦溜走禮園馬揚濛漠妙手丹青慕羶南诏鬧開辟若乞哀青袍角帶熱手若有若無山隴申慰松快陶琴鐵蓦生頹發屯雷脫樊微介無類象隊饷榼現量笑窩下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