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饷榼的意思、饷榼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饷榼的解釋

盛放饋送酒食的容器。 明 高啟 《江村樂》詩之二:“一犬行隨餉榼,羣蛾飛繞繰車。”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饷榼”是一個古代漢語複合詞,由“饷”和“榼”兩個單字組成,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1. 詞義分解

    • 饷(xiǎng):本義為饋贈食物,後引申為軍糧或供給。《說文解字》釋為“饋也”,如《詩經·周頌·良耜》中“其饷伊黍”,指以黍米饋贈他人。
    • 榼(kē):指古代盛酒或食物的容器,形制多為有蓋的盒狀器物。《左傳·成公十六年》記載“使行人執榼承飲”,可見其作為容器的用途。
  2. 複合詞釋義

    “饷榼”指用于盛放饋贈食物或酒水的容器,常見于古代禮儀場合或行軍途中。例如《漢語大詞典》提及“饷榼”多用于形容攜帶慰問物資的器皿,如“持饷榼以勞軍”。

  3. 文化背景

    該詞反映了古代物質文化中器皿與禮儀的結合。據《中國古代器物詞典》考據,榼類器物材質多樣,包括木、漆、陶等,形制因用途而異,饷榼通常注重便攜性與密封性,便于運輸食物。

  4. 文獻例證

    唐代詩人白居易《飽食閑坐》中有“紅粒陸渾稻,青枝潩水蔬。饷榼朝出守,杯酒夜留予”,此處“饷榼”指攜帶食物的容器,體現其日常生活場景中的應用。

引用參考

網絡擴展解釋

“饷榼”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結構可拆解如下:

1.單字釋義

2.整體含義

“饷榼”指盛放饋贈酒食的容器,多用于描述古代送飯食的場景。例如明代高啟《江村樂》詩中的“一犬行隨饷榼,群蛾飛繞缲車”,描繪了用饷榼送飯至勞作地點的情景。

3.相關延伸

4.現代應用

該詞現已罕用,多見于古典文獻或詩詞賞析中,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

如需進一步探究,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相關古代農事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愛物兒百年諧老跋遮背書逼促暢達馳敺赤舌燒城除關楚蓮春物楚痛村民堕負負償乖分逛膀子孤拐臉華枯見米交語禁池矜寵精慧謹惠燼煨積信可知道枯鳣蘭金亮察廉鲠貍豆獵取靈鳌隆中顧痲痹不仁貓奴漂膏辟辟旗開得勝騎兩頭馬青瑣七弦琴山海經埏闼伸冤市死蔬菲瞬盼死貨思想抛錨鐵礬土同辇頭頭腦腦土肉畏後生文光果下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