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eliver a letter] 指緻送婚約;投遞狀紙
(1).投遞書信。 唐 韓愈 孟郊 《征蜀聯句》:“下書遏雄虓,解罪弔攣瞎。”《水浒傳》第四十回:“昨日下書人已回,妖人 宋江 教解京師。”《清平山堂話本·簡貼和尚》:“下面説底便是‘錯下書’。”
(2).指緻送婚約。 台靜農 《拜堂》:“人家下書子,托我買的。”原注:“下書子即過婚書。” 孫犁 《白洋澱紀事·光榮》:“ 秀梅 的臉騰的紅了,她正在說婆家,就要下書定準了。”
“下書”是一個多義詞,具體含義需結合語境理解,主要包含以下三種解釋:
這是最常見的含義,指傳遞書面信息的行為。常見于古代文學或曆史記載中。
在傳統婚俗中,“下書”特指男方家庭向女方家庭送訂婚書(即“過婚書”),是婚姻約定的重要環節。
古代軍事或外交場景中,指向敵方或他方遞送戰書、公文等正式文件。
如需更詳細的曆史用例或婚俗流程,可參考《水浒傳》《清平山堂話本》等古典作品。
《下書》是指将文字或字畫題字、簽名、署名于下方。在古代書畫文人的作品中經常出現這個詞語。它不僅是一種書法藝術的手法,也是表達作者個性和宣揚作品價值的方式。
《下書》這個詞可以拆分成為“下”和“書”兩個部分。其中,“下”為“一”字旁,一共2畫;“書”為“又”字旁,一共4畫。
《下書》的來源非常有趣。據研究,古代的書畫經常在作品下方題字、簽名或署名,以示書畫作者的身份和宣告這是自己的傑作。這種習慣就演變成了“下書”這樣的詞語。
《下書》的繁體為「下書」。在繁體字中,書寫方式稍有不同,但意思和使用方法都與簡體一緻。
在古代,兒童學寫漢字時會用不同的筆畫書寫《下書》。根據古籍記載,古代漢字的形态與現代略有不同,但整體形狀大緻相同。
1. 他在名畫下書贊賞的話語令人傾佩。
2. 畫家在自己的作品上下書,以示簽名和版權。
1. 下書家:指擅長題字、署名和簽名的書畫家。
2. 下書人:指進行《下書》行為的人。
近義詞:題字、署名、簽名
反義詞:上書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