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朝宗的意思、朝宗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朝宗的解釋

(1).古代諸侯春、夏朝見天子。後泛稱臣下朝見帝王。《周禮·春官·大宗伯》:“春見曰朝,夏見曰宗,秋見曰覲,冬見曰遇。” 唐 李舟 《為崔大夫請入奏表》:“将臨元會之期,倍切朝宗之戀。” 宋 陸遊 《福建到任謝表》:“鹹造在廷,甫遂朝宗之願。” 明 李攀龍 《上朱大司空》詩:“轉餉十年軍國壯,朝宗萬裡帝圖雄。”

(2).指下屬進見長官。 晉 陶潛 《晉故征西大将軍長史孟府君傳》:“太傅 河南 褚裒 ,簡穆有器識,時為 豫章 太守,出朝宗 亮 ( 庾亮 )。”

(3).比喻小水流注大水。《書·禹貢》:“ 江 漢 朝宗于海。” 孔穎達 疏:“朝宗是人事之名,水無性識,非有此義。以海水大而 江 漢 小,以小就大,似諸侯歸於天子,假人事而言之也。” 唐 張九齡 《餞王司馬入計同用洲字》詩:“獨嘆 湘江 水,朝宗向北流。” 清 李漁 《奈何天·崖略》:“造物從來不好色,磨滅佳人,使盡罡風力。萬淚朝宗 江 海溢,天公隻當潮和汐。” 黃藥眠 《我夢》詩:“我夢作羽薄的白雲,飄流光海無蹤--但我終是江波一滴,向着大海朝宗!”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朝宗是漢語中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詞彙,其釋義可從以下三個層面展開:

一、本義:諸侯朝見天子

指古代諸侯定期觐見周天子,以示臣服與歸順。此義源自周代禮制,《周禮·春官·大宗伯》載:“春見曰朝,夏見曰宗”,強調禮制秩序。如《詩經·小雅·沔水》中“沔彼流水,朝宗于海”即以水流歸海隱喻諸侯朝王。

二、引申義:百川歸海

比喻萬物歸于根本。東漢鄭玄注《尚書·禹貢》“江漢朝宗于海”雲:“江水、漢水合流東行,猶如諸侯朝天子,同赴東海”,賦予自然現象以政治倫理色彩。此比喻後被廣泛用于文學,如杜甫詩“衆流歸海意,萬國奉君心”。

三、宗教與文化延伸

  1. 宗教朝聖:佛教、道教中指信徒赴聖地參拜,如“朝宗五台山”表虔誠皈依(《佛學大辭典》)。
  2. 文化認同:現代語境中引申為“精神歸向”,如“文化朝宗”指對中華文明本源的追尋(《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權威參考文獻來源:

  1.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周禮》注疏(https://ctext.org
  2. 中華書局《十三經注疏·尚書正義》
  3.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佛教數字圖書館存檔)
  4. 商務印書館《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官方線上版

網絡擴展解釋

“朝宗”是一個多義詞語,主要包含以下三層含義:

  1. 臣子朝見君主

    • 本義指古代諸侯春、夏兩季朝拜天子(《周禮·春官·大宗伯》記載“春見曰朝,夏見曰宗”),後泛指臣子觐見帝王。如唐代李舟《為崔大夫請入奏表》中“朝宗之戀”,宋代陸遊《福建到任謝表》中“朝宗之願”,均表達此意。
  2. 下屬拜見長官

    • 引申為下級官員拜谒上級。如晉代陶淵明在《晉故征西大将軍長史孟府君傳》中記載豫章太守褚裒“出朝宗亮”,即指拜見庾亮。
  3. 水流彙入江海

    • 比喻小水流彙聚于大江大海,源自《尚書·禹貢》中“江漢朝宗于海”。唐代張九齡詩句“朝宗向北流”、武漢“江漢朝宗”景區命名均取此意象,既指長江與漢水交彙,也暗含武漢“九省通衢”的地理特征。

特殊用法:提到“朝宗”是江西吉安一所重點中學的名稱(2004年創辦),但此屬特定機構命名,非詞語通用含義。建議結合具體語境理解該詞。

别人正在浏覽...

瀕危慘不忍聞藏頭露尾春腳次辂叢篠翠華黨權單文孤證度恕二進罰俸翻揀非學無以廣才靜浮漚釘根痼勾萌谷氣洪休誨饬礁砂甲乙結诰佶栗巾帼豪傑金牙遽驿看觑髡放裡第六通四辟麗月蘆菲門庇面署第一明齍暋亂磨勘劘砺墨梅圖跑躂漂浪青昊鬈須商業網視如敝屐拾頭受身睡懶覺私車酥潤陶陶遂遂鐵絙蹄間三尋骰盆危峰窩伴五軍吳語鄉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