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消得的意思、消得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消得的解释

亦作“ 消的 ”。1.需要;须得。 宋 刘克庄 《清平乐·五月十五夜翫月》词:“消得几多风露,变教人世清凉。”《水浒传》第七二回:“你不带我去便了,何消得许多推故!” 赵朴初 《快活三带过朝天子四换头·观演<蔡文姬>剧有作》曲:“谓 中郎 有遗书,有儿女能诵记,只消得寄个纸笔。”

(2).值得;配得。 宋 辛弃疾 《西江月·用韵和李兼济提举》词:“琼瑰千字已盈怀,消得津头一醉。” 元 张寿卿 《红梨花》第二折:“早是他内性儿聪明,才调儿清正,这两般消的人钦敬。” 明 陶宗仪 《辍耕录·食品有名》:“﹝河豚﹞形殊弗雅,然味极佳,煮治不精,则能杀6*人。所以 东坡先生 在 资善堂 与人谈河豚之美云:据其味,真是消得一死。”《儿女英雄传》第二二回:“不作则已,一作定要作箇痛快淋漓,才消得我这副酸心热泪。”

(3).禁得起。 宋 杨炎正 《蝶恋花·稼轩坐间作首句用丘六书中语》词:“昨日解酲今夕又,消得情怀,长被春僝僽。” 清 纳兰性德 《潇湘雨·送西溟归慈溪》词:“悽寂 黔娄 当日事,总名士如何消得?”

(4).享受;享用。 宋 赵长卿 《念奴娇·席上即事》词:“ 高唐 云雨,甚人有分消得?” 元 高文秀 《渑池会》第二折:“怎消的加官进位,怎消的廕妻封子,上卿之位何极。”

词语分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消得汉语 快速查询。

专业解析

"消得"是汉语中一个具有古典文学色彩的复合动词,其核心含义可从三方面解析:

一、基本释义 根据《汉语大辞典》释义,"消得"指需要付出代价或具备条件才能获得某事物,含"值得""配得"之意。例如《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引《红楼梦》"这般才貌,也还消得",即表达"配得上"的语境。

二、词源演变 该词由"消"(消耗)与"得"(获得)组合而成,最早见于宋代诗词。参考《唐宋词鉴赏辞典》所载柳永《蝶恋花》"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处"消得"已发展为"值得"的引申义,成为经典文学表达范式。

三、语法特征 作为文言遗留结构,《古代汉语虚词词典》标注其常见于条件复句,多与"不""何"等否定/疑问词搭配。如辛弃疾《西江月》"费尽人间铁,铸就相思错"后接"消得几多清泪",形成反诘语气,强化情感浓度。

近现代应用中,该词主要保留在仿古文体或固定表达中。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建议,日常使用时可替换为"值得""配得上"等白话词汇以增强理解性。

网络扩展解释

“消得”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常见于诗词及古典文献中,其含义需结合语境具体分析。根据多个权威来源(),该词主要有以下解释:

一、核心释义

  1. 值得;配得
    这是最常用的含义,尤其在文学表达中。
    例:柳永《蝶恋花》名句“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中,“消得”意为“值得”,表示即使消瘦憔悴也心甘情愿。

  2. 需要;须得
    多用于描述客观条件的需求。
    例:刘克庄《清平乐》“消得几多风露”指“需要经历多少风霜寒露”。

  3. 禁得起;承受得住
    强调对某种状态的忍耐能力。
    例:纳兰性德词中“总名士如何消得”,意为文人雅士如何能承受这般凄寂。

  4. 享受;享用
    较少见,多与具体事物搭配。
    例:苏轼曾用“消得一死”形容河豚美味到值得冒死品尝。

二、特殊用法

三、综合建议

阅读古典作品时,需根据上下文判断具体含义。例如辛弃疾词“消得津头一醉”侧重“值得”,而杨炎正“消得情怀”则偏向“禁得起”。若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汉典》《宋词鉴赏辞典》等工具书。

别人正在浏览...

白波白盛拔脱背处本籍边塞苍筤丞参称臣除道殿后地鳖虫断层山藩决返旆傅险该敏钩逮归亲忽薄涧井剪子浇瓜之惠接下来金晨敬爱警扰稽失劳方两都令鼓领理箩筐緑蓁蓁枚举迷忽秣马厉兵女郎排版浅攻起本倾偾齐瑟行撒的三指蜃壁生命线什长食蚁兽宿豪踏踏实实题要头厅推遇驒騱望海台乌头白马生角衔聚鲜眉亮眼小娄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