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五诰的意思、五诰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五诰的解釋

指《尚書》中《大诰》、《康诰》、《酒诰》、《召诰》、《洛诰》。 唐 韓愈 《進撰平淮西碑文表》:“其載於《書》,則 堯 舜 ‘二典’, 夏 之《禹貢》, 殷 之《盤庚》, 周 之‘五誥’。”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五诰是《尚書》中五篇重要诰文的合稱,特指《大诰》《康诰》《酒诰》《召诰》《洛诰》。這些文獻是西周初期統治者(主要是周公旦)發布的政令與訓誡,内容涉及治國方略、道德教化、司法原則等,集中體現了早期儒家政治思想的核心内涵,被後世視為儒家經典和治國圭臬。

一、核心篇目釋義

  1. 《大诰》

    周公在平定“三監之亂”前發布的動員令,以天命為號召,闡述東征的必要性,強調遵循先王遺訓與團結宗親的重要性,是周初鞏固政權的綱領性文件。

  2. 《康诰》

    周公告誡衛康叔的治衛方略。提出“明德慎罰”原則,主張以德教為先、刑罰為輔,具體規範司法程式(如“義刑義殺”),并強調“保民”思想,要求統治者體察民情。

  3. 《酒诰》

    針對商纣酗酒亡國的教訓,周公下令在周族聚居地嚴禁群飲(“群飲,汝勿佚,盡執拘以歸于周”),但對商遺民采取漸進式教化,體現因地制宜的治理智慧。

  4. 《召诰》

    召公奭營建洛邑時分析夏商興亡史,提出“敬德保民”思想。強調天命無常,唯有施行德政(如體恤民生、慎用刑罰)才能永續統治,奠定“以德配天”的政治哲學。

  5. 《洛诰》

    記錄周公歸政于成王後的對話。讨論洛邑的政治地位、祭祀制度及君臣職責,重申勤政任賢、恪守禮制的重要性,凸顯周代“禮治”傳統的制度化。

二、文化價值與影響


參考文獻

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 上海辭書出版社, 2021. "五诰"詞條.

錢宗武. 《尚書譯注》. 中華書局, 2020.

《尚書·周書》原文及注疏. 國學導航. http://www.guoxue123.com/jinbu/ssj/ss/001.htm (訪問日期:2025年8月2日)

周秉鈞. 《尚書易解》. 嶽麓書社, 2019.

漢典"五诰"釋義. https://www.zdic.net/hans/五诰 (訪問日期:2025年8月2日)

網絡擴展解釋

“五诰”是《尚書》中的五篇重要诰文,均為西周初年周公或召公發布的政令文書,具體解釋如下:

1.定義與構成

五诰包括:

2.曆史背景

五诰産生于西周初期,是周公為鞏固政權、規範禮制而發布的政令,内容涵蓋軍事、法律、道德等方面,體現了早期儒家“德治”思想的雛形。

3.文獻價值

4.延伸解讀

五诰不僅是政治文件,還反映了周初的社會制度變革,如《酒诰》的禁酒政策實為削弱殷商舊俗,強化周禮的舉措。

如需進一步了解各篇詳細内容,可查閱《尚書》原文或權威曆史研究著作。

别人正在浏覽...

敗谷飽含奔遁箯筍燈籠标寄簸籭草索尺有所短初出茅廬大和尚大花邊吊禮地下街兜剿奉系軍閥哥升節狗行狼心瓜字初分規矩準繩顧兔海神轟嚷宦要回告鍵閉甲子雨激拔揭牌雞心戄然可着頭做帽子曠日引月來是是非人,去是是非者栗如沒巴避謬爲蓦山溪牧守南山皓撚撚轉兒攆轉鳥栖逆胡陪小心迫措撲擊乞藏淇洹青紅皁白親譽睿聰三尺律掃雷艦上章視死若歸獅子舞歲貢銅綫獻俘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