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謂寄托高超,不以俗務為懷。《宋書·王惠傳》:“兄 鑒 ,頗好聚斂,廣營田業, 惠 意甚不同,謂 鑒 曰:‘何用田為?’ 鑒 怒曰:‘無田何由得食。’ 惠 又曰:‘亦復何用食為!’其标寄如此。”
“标寄”是一個較為少見的漢語詞彙,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中有不同解釋,需結合權威來源綜合分析:
核心含義(權威解釋)
根據極高權威性的《漢典》及《宋書》記載,“标寄”指寄托高超,不以俗務為懷,常用于形容超脫凡俗的精神境界。例如《宋書·王惠傳》中,王惠對兄長追求田産的世俗行為提出質疑,體現了這種超然态度。
其他可能的誤解
詞語構成與延伸
總結建議
在古籍或文學作品中,“标寄”應優先采用“超脫世俗”的含義;若涉及現代郵政場景,需根據上下文判斷是否屬于字面組合用法,但需注意此非傳統詞義。
《标寄》是一個含義豐富的詞語,它的意思是“标示并寄送”。這個詞通常用于描述在寄送物品時進行标記,并按照标記進行寄送的過程。它包含了“标示”和“寄送”兩個動作,可以用來表示标記或者标示物品的重要性,并将其寄送給指定的目的地。
《标寄》這個詞中的“标”字的部首是“⺈”(疒),它的筆畫數為5畫;“寄”字的部首是“宀”(寶),它的筆畫數為10畫。
《标寄》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化領域。在古代,人們為了在物品寄送過程中确保準确性,經常會在物品上做上标記,然後按照标記進行寄送。這種行為因其重要性而被形容為“标示并寄送”,逐漸演變成了現代的“标寄”。
《标寄》這個詞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標寄」。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有所不同,所以《标寄》這個詞在古代的寫法可能會與現代的有所差異。具體的古時候漢字寫法需要進一步的查證。
1. 他在信封上标寄了他的地址。
2. 在包裹上标寄一個醒目的标記,可以幫助快遞員更快地送達。
3. 收到标寄的包裹後,記得及時确認籤收。
1. 标示:表示或标記出來的意思。
2. 标記:指定的标志或标記。
3. 寄送:通過郵遞或快遞等方式将物品發送到指定的地方。
1. 郵寄:通過郵遞将物品發送到指定的地方。
2. 發送:将物品傳遞到目的地。
3. 寄遞:将物品通過快遞或郵遞等方式送達。
1. 收件:接收并籤收寄送的物品。
2. 接收:接受從其他地方送達的物品。
3. 回收:收回已經寄送的物品。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