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栗如的意思、栗如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栗如的解釋

敬謹貌。 唐 白居易 《宣州試射中正鹄賦》:“矧乃正其色,溫如栗如;遊於藝,匪疾匪徐。”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栗如是古漢語中表示“恐懼戰栗貌”的形容詞,形容人因極度害怕而發抖的樣子。該詞屬于書面語,現代使用頻率較低,主要出現在古籍或仿古語境中。其釋義可從以下角度分析:


一、本義與出處

“栗如”的核心含義源于“栗”的本義。“栗”在《說文解字》中釋為“木也”,但假借為“慄”,表示恐懼顫抖(《說文解字·心部》:“慄,懼也”)。

“如”為形容詞後綴,表狀态。該詞最早可追溯至《詩經·大雅·闆》的引申語境:“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雖未直用“栗如”,但後世注疏常以“栗然”類比其态。東漢鄭玄箋注《詩經》時已明确以“慄”釋懼(《毛詩正義》)。


二、古代訓诂與用例

  1. 《爾雅》釋義

    《爾雅·釋訓》将“栗栗”釋為“懼也”,清代郝懿行《爾雅義疏》進一步指出:“栗通作慄”,強調其形容“惕厲危懼之貌”。

    來源:《爾雅注疏》(中華書局點校本)

  2. 經典文獻用例

    • 唐代韓愈《汴州東西水門記》:“州人栗如,若兵之在頸。” 以“栗如”描寫百姓面對戰亂的驚恐。
    • 宋代王安石《賀杭州蔣密學啟》:“某聞命栗如。” 表奏中自謙惶恐不安之情。

      來源:《韓昌黎文集校注》《臨川先生文集》


三、現代辭書釋義

權威漢語詞典均收錄該詞,釋義高度一緻:


四、語義關聯與辨析


五、現代使用建議

當代書面語中,“栗如”多用于曆史文本研究或文學創作中的仿古修辭。日常表達可替換為“戰戰兢兢”“不寒而栗”等更通用的成語。


主要參考資料:

  1. 《說文解字注》(段玉裁,上海古籍出版社)
  2. 《爾雅義疏》(郝懿行,上海古籍出版社)
  3. 《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4. 《辭源》(商務印書館)
  5. 《毛詩正義》(十三經注疏本,北京大學出版社)

網絡擴展解釋

“栗如”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及用法可綜合多個來源解析如下:

一、基本詞義

“栗如”形容人恭敬、謹慎的樣子,常用于古代文獻或文言表達中。該詞由“栗”(表示敬畏、嚴肅)與“如”(表狀态)組合而成,整體強調态度上的莊重與認真()。

二、字義分解

  1. 栗:原指栗子樹或果實,引申為因敬畏而戰栗、嚴肅的狀态,如“戰栗”“不寒而栗”。
  2. 如:此處作詞綴,表示“……的樣子”,用于描述某種狀态。

三、文獻出處

唐代白居易在《宣州試射中正鹄賦》中曾用此詞:“矧乃正其色,溫如栗如;遊於藝,匪疾匪徐。”此處“栗如”與“溫如”并列,形容射箭時既溫和又謹慎的姿态,體現禮儀與技藝的融合()。

四、用法說明

五、擴展參考

如需進一步了解“栗”與“如”的單獨釋義或相關典故,可查閱《漢典》等權威辭書()。

别人正在浏覽...

按納慚荷操缦長行局攢宮村情獨生子方堙附祀扞網歌括拱形寡聞少見海屋添籌含弘含跨赫赫魏魏鹄嶺葪柏矜高巾鞲金晶巨頭愒息科鬥篆愧艴來禽青李攬蔓量己審分漏風滿懷内德蜺字烹煎錢店牽滞傔卒硗埆青口白舌取正忍辱偷生乳娣三宿山芥沈墜舍下什長售世瘦子司馬稱好讨底,讨底兒陶母桐封土氣溫奧握中瞎話閑坐小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