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規矩準繩的意思、規矩準繩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規矩準繩的解釋

同“ 規矩繩墨 ”。《孟子·離婁上》:“聖人既竭目力焉,繼之以規矩準繩,以為方員平直,不可勝用也。” 漢 王符 《潛夫論·贊學》:“故聖人之制經以遺後賢也,譬猶巧 倕 之為規矩準繩以遺後工也。” 宋 蘇轼 《議學校貢舉狀》:“且其為文也,無規矩準繩,故學之易成。” 廖仲恺 《答胡適論井田書》:“先生能夠早日把《國語的文法》做好寄來……使國語的文學有個規矩準繩。”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規矩準繩"是由"規矩"與"準繩"兩個古代測量工具組合而成的成語。《漢語大詞典》将"規矩"定義為"校正圓形和方形的兩種工具",《說文解字》釋"準"為"平也","繩"為"索也",二者合指取直的工具。在語義演變中,該成語逐漸形成三重内涵:

一、本義溯源 "規"為圓規,《墨子·天志》載"輪匠執其規矩,以度天下之方圓";"矩"是直角尺,《周髀算經》稱"圓出于方,方出于矩"。而"準"即水平儀,《莊子·天道》雲"水靜則明,燭須眉","繩"指墨線,《尚書·說命》有"木從繩則正"的記載。

二、引申含義 經《孟子·離婁上》"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的經典化表述,該成語已升華為社會規範的總稱。漢代王符《潛夫論·贊學》進一步闡釋:"巧工因繩墨,智者順禮法",強調其作為道德準繩的功能。

三、現代應用 當代《現代漢語規範詞典》将其界定為"必須遵守的準則或法度",廣泛應用于法律、建築、教育等領域。如《中華人民共和國标準化法》将技術規範定義為"現代規矩準繩",體現了傳統智慧與現代制度的融合。

網絡擴展解釋

“規矩準繩”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進行解釋:

一、基本含義

“規矩”指畫圓形和方形的工具(圓規和曲尺),“準繩”指測量平直的水準儀和墨線。成語原指工匠使用的測量工具,後引申為行為準則、法度或标準,強調對規範的遵守。

二、出處與演變

  1. 古代典籍

    • 《管子·宙合》提到“世用器械,規矩準繩”,指工具的實際用途。
    • 《孟子·離婁上》進一步引申:“聖人既竭目力焉,繼之以規矩準繩,以為方員平直”,強調規範的重要性。
    • 漢代王符《潛夫論·贊學》以“巧倕之為規矩準繩”比喻傳承規範。
  2. 現代用法
    現代漢語中,“規矩”多指行為标準或習慣,“準繩”則側重原則依據(如法律、道德)。例如***用典提到“欲知平直,則必準繩;欲知方圓,則必規矩”,強調規則對治理的重要性。

三、使用場景與示例

四、相關延伸

如需進一步考據,可查閱《漢語成語大詞典》或《管子》《孟子》等典籍原文。

别人正在浏覽...

百利邊畧葧臍涔雲沖聖春芳蛋殼大系大熊座滴答地壘反馬封建餘孽規切海陉河埽弘敷湖海士火前茶瞷隙具供麇至虧折庫錦蘭亭帖老實巴交流镝猛醒明燭模數轉換器旁生霸篇目迫不及待樵拾氣得志滿秦瑟旗器弱辰賽願三元八會栅剌子聲伎兒生月奢淫疏镂說閑話私竊算應素音太初太平門通放通例亡主韋帶委練微劣五鼎萬鐘無遮齋校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