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規矩準繩的意思、規矩準繩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規矩準繩的解釋

同“ 規矩繩墨 ”。《孟子·離婁上》:“聖人既竭目力焉,繼之以規矩準繩,以為方員平直,不可勝用也。” 漢 王符 《潛夫論·贊學》:“故聖人之制經以遺後賢也,譬猶巧 倕 之為規矩準繩以遺後工也。” 宋 蘇轼 《議學校貢舉狀》:“且其為文也,無規矩準繩,故學之易成。” 廖仲恺 《答胡適論井田書》:“先生能夠早日把《國語的文法》做好寄來……使國語的文學有個規矩準繩。”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規矩準繩”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進行解釋:

一、基本含義

“規矩”指畫圓形和方形的工具(圓規和曲尺),“準繩”指測量平直的水準儀和墨線。成語原指工匠使用的測量工具,後引申為行為準則、法度或标準,強調對規範的遵守。

二、出處與演變

  1. 古代典籍

    • 《管子·宙合》提到“世用器械,規矩準繩”,指工具的實際用途。
    • 《孟子·離婁上》進一步引申:“聖人既竭目力焉,繼之以規矩準繩,以為方員平直”,強調規範的重要性。
    • 漢代王符《潛夫論·贊學》以“巧倕之為規矩準繩”比喻傳承規範。
  2. 現代用法
    現代漢語中,“規矩”多指行為标準或習慣,“準繩”則側重原則依據(如法律、道德)。例如***用典提到“欲知平直,則必準繩;欲知方圓,則必規矩”,強調規則對治理的重要性。

三、使用場景與示例

四、相關延伸

如需進一步考據,可查閱《漢語成語大詞典》或《管子》《孟子》等典籍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二

《規矩準繩》的意思

《規矩準繩》是一個成語,意為遵循事物的規則和準則。它指的是人們在言行舉止、工作生活等方面應該遵守的規則和準則,以保持社會秩序和個人道德。

拆分部首和筆畫

《規矩準繩》的部首拆分是“言”和“缶”,它們分别代表着嘴巴和陶瓶。整個成語共有16個筆畫,其中“規”有8畫,“矩”有7畫,“準”有5畫,“繩”有7畫。

來源和繁體

《規矩準繩》這個成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的禮法制度。在古代社會,人們需要遵守一定的規則和準則來維護社會秩序和個人道德。這才有了“規矩準繩”的概念。

在繁體字中,該成語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沒有特别的變化。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根據古籍記載,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六國後,開始實施文字統一和規範化措施,使得漢字的字形得到了改革和統一。因此,古代的漢字寫法可能與現代有所差異。

例句

1. 在公司裡,我們必須遵守公司的規矩準繩,做事才能有條不紊。

2. 學校的規矩準繩是保障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秩序的。

3. 一個人要想在社會上有立足之地,必須守住規矩準繩。

組詞、近義詞、反義詞

組詞:嚴守規矩、守法規矩、違反規矩、遵守準繩

近義詞:規範、準則、常規、規章

反義詞:不拘一格、自由放任、毫無規矩、不守準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