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mediate;help to effect a compromise]∶圓場;圓成
店主八折了五兩銀子,沒處取讨,索性做個宛轉。——明· 馮夢龍《警世通言》
(2) [pass through many hands and places]∶輾轉
路宛轉石間。——《徐霞客遊記·遊黃山記》
宛轉而不卧
(3) [mild and indirect;tactful]∶婉轉
(1).隨順變化。《莊子·天下》:“椎拍輐斷,與物宛轉,舍是與非,苟可以免。” 成玄英 疏:“宛轉,變化也。復能打拍刑戮,而隨順時代,故能與物變化而不固執之者也。”《文子·守無》:“屈伸俯仰,抱命不惑而宛轉,禍福利害,不足以患心。” 清 俞樾 《茶香室續鈔·明人押字之式》:“故京師有賣花字者,隨人意欲,必有宛轉藏頓。”
(2).回旋;盤曲;蜿蜒曲折。《楚辭·劉向<九歎·逢紛>》:“揄揚滌盪漂流隕往觸崟石兮,龍邛脟圈繚戾宛轉阻相薄兮。” 王逸 注:“言水得風則龍邛繚戾與險阻相薄,不得順其流性也。” 明 袁凱 《楊白花》詩:“楊白花,飛入深宮裡,宛轉房櫳間,誰能復禁爾?” 清 劉大櫆 《遊黃山記》:“及入其中,則重垣複閣,宛轉交通。” 馮至 《十四行詩》:“在我們心靈的原野裡,也有一條條宛轉的小路。”
(3).謂含蓄曲折;委婉。 南朝 梁 锺嵘 《詩品》卷中:“ 範 詩清便宛轉,如流風迴雪。” 唐 劉禹錫 《<竹枝詞>序》:“其卒章激訐如 吳 聲,雖傖儜不可分,而含思宛轉,有 淇 濮 之豔。” 清 馮班 《鈍吟雜錄·讀古淺說》:“凡人作文字,下筆須有輕重,論賢人君子,雖欲糾正其謬誤,詞宜宛轉。若言小人姦賊,不妨直駡。” 魯迅 《華蓋集續編·有趣的消息》:“有時說些宛轉的話,是姑且客氣客氣的,何嘗想借此免于下地獄。”
(4).形容聲音抑揚動聽。 宋 陳恕可 《齊天樂·蟬》詞:“琴絲宛轉,弄幾曲新聲,幾番凄惋。” 明 劉易 《吳姬年十五》詩:“當筵歌宛轉,閒坐弄參差。”《霓裳續譜·黃昏後倚闌幹》:“把玉笛《梅花》悠揚宛轉,一聲聲吹斷深更。” 周立波 《蔔春秀》:“今年春天裡的一天,歌喉宛轉的陽雀子開始啼叫了。”
(5).謂纏6*綿多情,依依動人。 唐 元稹 《莺莺傳》:“天将曉, 紅娘 促去, 崔氏 嬌啼宛轉, 紅娘 又捧之而去。”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傳歌》:“養成一個假女,溫柔纖小,才陪玳瑁之筵;宛轉嬌羞,未入芙蓉之帳。” 清 葆光子 《物妖志·赤蛇》:“公初不納,後見豐姿艷冶,宛轉依人,不能定情,遂與共枕。” 冰心 《我們太太的客廳》:“雖然也有着幾分父親的木讷,而五歲的年紀, 彬彬 已很會宛轉作态了。”
(6).謂使身體或物翻來覆去,不斷轉動。 北魏 賈思勰 《齊民要術·雜說》:“融羊牛脂,灌於蒲臺中,宛轉於闆上,桵令圓平。” 宋 蘇轼 《與吳秀才書》:“留示珠玉,正快如九鼎之珍,徒咀嚼一臠,宛轉而不忍下咽也。”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一》:“忽舌爛至喉,飲食言語皆不能,宛轉數日而死。” 朱自清 《羊群》:“不幸的羊兒宛轉鋼刀下!羊兒宛轉,狼們享樂。”
(7).輾轉。指經過許多人的手或許多地方。 宋 歐陽修 《歸田錄》卷下:“ 聖俞 在時,家甚貧,餘或至其家,飲酒甚醇,非常人家所有。問其所得,雲皇親家有好學者,宛轉緻之。” 明 張煌言 《羅子木詩序》:“ 羅生 流離滄溟,宛轉島嶼間,欲出奇計以救父。” 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修鱗》:“ 梅 或偶供廪給,必力辭不受;即強而後可,亦必宛轉報復。”
(8).指周折。《二刻拍案驚奇》卷三:“翰林道:‘我見師父藏頭露尾不肯直説出來,所以也做啞裝呆,取笑一回。卻又一件,這是家姑從幼許我的,何必今日又要師父多這些宛轉?’”《兒女英雄傳》第二十回:“﹝ 安老爺 ﹞自從見了 鄧九公 ,費了無限的調停,無限的宛轉,才得到了 青雲峰 見着了這位隱姓埋名昨是今非的 十三妹 。”
(9).猶通融或斡旋。 宋 張九成 《橫浦語錄》:“一士夫以改官,少一二紙舉狀,再三懇求宛轉當路,其意甚切。因謂之曰:‘某平生不能為人宛轉。’”《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九:“縣宰道:‘此纖芥之事,不必介懷,下官自當宛轉。’”《兒女英雄傳》第九回:“如今又見他這番深心厚意,宛轉成全,又是歡忻,又是感激。”
(10).謂光陰流逝。 南朝 宋 鮑照 《拟行路難》詩之一:“紅顔零落歲将暮,寒光宛轉時欲沉。” 唐 李德裕 《鴛鴦篇》詩:“春光兮宛轉,嬉遊兮未反。” 明 張居正 《元夕行》:“年光宛轉不相待,過眼繁華空自愛。”
(11).纏弓的繩。《爾雅·釋器》“有緣者謂之弓” 晉 郭璞 注:“緣者,繳纏之,即今宛轉也。” 郝懿行 義疏:“宛轉,繩也。”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宛轉漢語 快速查詢。
"宛轉"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話語委婉含蓄
指表達方式柔和曲折、不直白生硬。常用于勸解或緩和語氣,如"宛轉相勸""把話說得宛轉些"(見)。
聲音悠揚動聽
形容音樂、鳥鳴等聲調柔美回旋,如"鳥鳴宛轉""宛轉悠揚的笛聲"()。
事物曲折變化
既可指具體事物(如"路宛轉石間"),也可形容抽象狀态(如"思緒宛轉")()。
二、讀音與辨析
三、用法示例
四、近義詞
委宛、悠揚、迂回、含蓄()。
如需更多例句或古籍引用,可查看的完整内容。
宛轉是一個形容詞,用來形容動作或物體的轉向迂回、曲折、迷離的特性。它通常用來描述曲線、路徑、思緒、故事情節等。
宛轉的拆分部首為宀和車,宀表示與屋有關,車表示與交通工具有關。它的筆畫數為15畫。
宛轉的來源較為複雜,古代的宛轉是指指引動物轉彎或行進路線的标志,後來引申為形容曲折、轉變的意思。
宛轉在繁體中的寫法為「宛轉」或「宛軉」。
古時候,宛轉的寫法可能存在多種變體,具體使用哪種寫法取決于不同的時期和人群。常見的寫法包括「宛轉」「宛軉」「蜿蜒」「仿攥」等。
1. 路線宛轉,如同蜿蜒的小溪,讓人難以預測方向。
2. 他的思緒宛轉,無法集中在一個點上。
宛轉的組詞有:宛轉不定、宛轉有神、宛轉多變。
類似意義的詞有:曲折、迂回、蜿蜒。
相反意義的詞有:直線、直接、徑直。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