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mported goods] 舊指從外國進口的貨物
舊指從國外進口的物品。舊時外國商品主要由水路用船舶載運而來,故名。 魯迅 《僞自由書·從幽默到正經》:“當提倡國貨聲中,廣告上已有 中國 的‘自造舶來品’,便是一個證據。”
“舶來品”一詞的詳細解釋如下:
總結來看,“舶來品”既承載了古代貿易的曆史印記,也反映了文化交流的延續性,需注意正确書寫和語境中的中性使用。
《舶來品》是指從其他國家或地區引進的物品,特指對本土文化、經濟、生活等方面産生深遠影響的外來物品。這些物品通常具有其他地區特有的特點、風格、功能等,被引進後能夠豐富本地的文化内涵,滿足人們的需求。
《舶來品》的拆分部首為⾵(風)和⾹(舟),部首拼音為fēng和xī. 筆畫數為15畫。
《舶來品》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航海時代,當時中國與其他國家有廣泛的貿易往來,許多外國物品通過船隻運送到中國。在漫長的貿易過程中,外國物品一直被稱為“舶來物”,後來逐漸演變為現在我們所熟知的“舶來品”。
在繁體中,舶來品的寫法為「舶來品」。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較為繁瑣,在描述“舶來品”時使用的是「觇來瓶」。這種寫法隨着時代的發展逐漸被現代漢字取代,現在幾乎不再使用。
1. 這家博物館陳列了許多珍貴的舶來品,每年吸引了大量遊客。
2. 高檔餐廳提供的舶來品美食讓人流連忘返。
3. 這個電子産品是最新的舶來品,功能非常先進。
1. 舶來文化
2. 舶來習俗
3. 舶來植物
4. 舶來品牌
1. 進口商品
2. 引進産品
3. 外國物品
4. 外來物
1. 本土物品
2. 國産商品
3. 土特産
4. 本地生産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