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ecay] 亦稱“蛻變”。指放射性元素放射出粒子而轉變為另一種元素的過程,如鐳放出α粒子後變成氡。
(1).衰落變化。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吠舍厘國》:“有七寶應,王四天下,覩衰變之相,體無常之理。” 宋 蘇轼 《無題》詩:“年光與時景,頃刻互衰變。”
(2).放射性元素放射出粒子後變成另一種元素的現象。也叫蛻變。
“衰變”是物理學中的一個重要概念,主要指原子核或基本粒子因不穩定而自發轉變為另一種狀态或粒子的過程。以下是詳細解釋:
衰變(Decay)通常指放射性衰變,即原子核通過釋放粒子或能量(如α粒子、β粒子、γ射線等)轉化為更穩定的原子核的過程。這種不穩定性源于原子核内質子與中子的比例失衡,或核内能量過高。
α衰變:釋放由2個質子和2個中子組成的α粒子(氦核),原子序數減少2,質量數減少4。
示例:鈾-238衰變為钍-234:
$$text{^{238}{92}U} rightarrow text{^{234}{90}Th} + text{^{4}_{2}He}$$
β衰變:分為β⁻(釋放電子)和β⁺(釋放正電子)。中子轉化為質子(或反之),原子序數變化±1。
示例:碳-14衰變為氮-14:
$$text{^{14}{6}C} rightarrow text{^{14}{7}N} + e^- + bar{
u}_e$$
γ衰變:原子核從激發态躍遷到基态時釋放高能光子(γ射線),不改變原子種類,僅釋放能量。
衰變遵循指數衰減規律,公式為:
$$N(t) = N_0 cdot e^{-lambda t}$$
其中:
半衰期((T{1/2}))是半數原子核衰變所需時間,與(lambda)的關系為:
$$T{1/2} = frac{ln 2}{lambda}$$
衰變釋放的射線(α、β、γ)可能危害生物體,需通過屏蔽(如鉛闆)、控制接觸時間等方式防護。
如果需要更專業的公式推導或實驗細節,建議參考核物理教材或權威科學網站。
衰變是指事物逐漸變得衰弱、衰落或降低。通常用來描述生命體、物質或狀态的退化、減少或衰退過程。
《衰變》這個詞的部首是衤,總共有10個筆畫。
《衰變》是由"衰"和"變"兩個字組合而成。"衰"表示變得虛弱、不健康,"變"表示改變、轉化。因此,"衰變"表示事物逐漸變得衰弱或變化的過程。
《衰變》是衰變的繁體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衰"的上半部分是"衣",下半部分是"山"。而"變"則保持一緻。所以古時候漢字"衰"的寫法更加複雜。
1. 這個國家的經濟正在衰變,需要采取措施來挽救。
2. 這種植物葉子的顔色逐漸衰變,說明它需要更多的陽光。
衰落、衰敗、衰退、衰弱、衰竭、衰老等。
退化、減退、下降、減少等。
增強、提高、發展、進步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