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绾納的意思、绾納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绾納的解釋

猶延納。 明 徐弘祖 《徐霞客遊記·滇遊日記七》:“ 何君 将就其處,結樓綴亭,綰納湖山之勝。”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绾納”是一個較為少見的漢語詞彙,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中略有差異,綜合多來源信息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核心含義為“延納”,即接納、容納。多用于描述對事物或景觀的包容性,例如《徐霞客遊記》中提到的“結樓綴亭,綰納湖山之勝”,指通過建築布局将山水美景收納其中。

二、延伸解析

  1. 詞源構成

    • “绾”本義指盤繞、系結(如绾發),引申為整理、收束;
    • “納”意為接受、容納,二者組合後強調“有序接納”的意象。
  2. 使用場景
    多見于古典文獻或文學描述,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可形容對自然景觀、抽象概念的包容(如“绾納天地之氣”),或比喻事物有條理地整合。

三、注意差異

部分詞典(如)提到“绾納”與婦女梳發髻相關,但此解釋未見于高權威性古籍引證,可能為引申義或誤傳,建議以“延納”為核心釋義參考。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徐霞客遊記》原文或權威古漢語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绾納的意思

绾納(wǎn nà)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細而且長的繩索”。這種繩索通常用來綁紮物體,具有一定的耐力和柔韌性。

拆分部首和筆畫

绾納的拆分部首是纟(sī)和纟(sī),共由11個筆畫構成。

來源

绾納的來源較為複雜,其中一種說法是绾來自于古漢語詞彙“琬”的古音,表示柔軟、纖細的意思。而納表示撚、擰合的動作,兩個字合在一起就形成了“绾納”。

繁體

绾納的繁體字為「紈納」。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绾納的寫法有所不同。在先秦時期,绾的形狀類似于現代的“纟”,而納的形狀類似于現代的“十”,合在一起就是「纟十」。隨着時間的推移,漢字的形态逐漸演變,绾的寫法也出現了變化。

例句

1.小明用绾納把書籍綁紮在一起,方便帶到學校。

2.她用绾納固定住了長頭發,防止亂飛。

組詞

绾帶、绾結、绾纓、绾面、绾飾

近義詞

繩索、捆綁、束縛、縛緊

反義詞

放松、解開、解脫、散開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