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三種,三類。《易·巽》:“ * :悔亡,田獲三品。” 高亨 注:“田,獵也。品,種也。筮遇此爻,其悔将亡,行獵将得三種獵物。”《書·禹貢》:“厥貢惟金三品。” 孔 傳:“金、銀、銅也。” 孔穎達 疏:“ 鄭玄 以為銅三色也。”《太平廣記》卷四○一引 宋 孫光憲 《北夢瑣言·張彥》:“ 巴巫 間,民多積黃金,每有聚會,即于席上列三品,以誇尚之。”
(2).三等,即上、中、下三等。 漢 劉向 《說苑·政理》:“政有三品:王者之政化之;霸者之政威之;彊者之政脅之。”《後漢書·循吏傳·秦彭》:“每於農月,親度頃畝,分别肥塉,差為三品。”《隋書·經籍志序》:“ 煬帝 即位,秘閣之書,限寫五十副本,分為三品:上品紅琉璃軸,中品紺琉璃軸,下品漆軸。” 清 王夫之 《知性論》:“以三品為性,要其終而言之,三品者非無所自成。”
“三品”是一個多義詞,具體含義需結合不同語境理解:
官員品級
指正品、副品、從品三個等級,用于區分官員的地位和權力。例如,漢代将官員分為上、中、下三等,與俸祿、職權直接相關。
物品分類
危險物品分類
在運輸安全中,“三品”指危險品、易燃易爆品、毒害品,如汽油、煙花爆竹等(常見于政府公告)。
農産品等級
指無公害農産品、綠色食品(A級/AA級)、有機食品,代表不同安全與質量标準。
藥物學分類
《神農本草經》将藥物分為上、中、下三品:
“三品”在不同場景下有不同定義,需結合上下文判斷。若需具體領域的完整信息,可參考相關來源(如政府公告或古籍釋義)。
三品是一個詞語,它的意思是指在某一領域中達到了相對高水平的三個層次或等級。
三品的部首是小,它的拼音是"san1"。
三品的總筆畫數為五畫。
三品一詞最早出自于中國古代的科舉制度。科舉制度是一種用于選拔人才的考試制度,将候選人分為三個等級:一甲、二甲和三甲。後來,人們将三甲的意思引申為三品,表示達到了某個領域中相對高水平的三個層次或等級。
三品的繁體字為「三品」。
在古時候,三品的寫法可能會有所不同。但基本的寫法是一樣的,即「三品」。
1. 他在音樂領域已經達到了三品水平,可以算是一位出色的音樂家了。
2. 我希望通過不斷努力,将自己的技藝提升到三品以上。
3. 這家餐廳的菜品分為三個等級,其中三品是最頂級的。
1. 三品級别
2. 三品水平
3. 三品藝術家
1. 三等品
2. 三級品
3. 三檔次
1. 一品
2. 二品
3. 高品+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