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绾纳的意思、绾纳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绾纳的解释

犹延纳。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七》:“ 何君 将就其处,结楼缀亭,綰纳湖山之胜。”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绾纳”是一个较为少见的汉语词汇,其含义在不同语境中略有差异,综合多来源信息解释如下:

一、基本释义

核心含义为“延纳”,即接纳、容纳。多用于描述对事物或景观的包容性,例如《徐霞客游记》中提到的“结楼缀亭,綰纳湖山之胜”,指通过建筑布局将山水美景收纳其中。

二、延伸解析

  1. 词源构成

    • “绾”本义指盘绕、系结(如绾发),引申为整理、收束;
    • “纳”意为接受、容纳,二者组合后强调“有序接纳”的意象。
  2. 使用场景
    多见于古典文献或文学描述,现代汉语中较少使用。可形容对自然景观、抽象概念的包容(如“绾纳天地之气”),或比喻事物有条理地整合。

三、注意差异

部分词典(如)提到“绾纳”与妇女梳发髻相关,但此解释未见于高权威性古籍引证,可能为引申义或误传,建议以“延纳”为核心释义参考。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查阅《徐霞客游记》原文或权威古汉语词典。

网络扩展解释二

绾纳的意思

绾纳(wǎn nà)是一个汉字词语,意为“细而且长的绳索”。这种绳索通常用来绑扎物体,具有一定的耐力和柔韧性。

拆分部首和笔画

绾纳的拆分部首是纟(sī)和纟(sī),共由11个笔画构成。

来源

绾纳的来源较为复杂,其中一种说法是绾来自于古汉语词汇“琬”的古音,表示柔软、纤细的意思。而纳表示捻、拧合的动作,两个字合在一起就形成了“绾纳”。

繁体

绾纳的繁体字为「紈納」。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绾纳的写法有所不同。在先秦时期,绾的形状类似于现代的“纟”,而纳的形状类似于现代的“十”,合在一起就是「纟十」。随着时间的推移,汉字的形态逐渐演变,绾的写法也出现了变化。

例句

1.小明用绾纳把书籍绑扎在一起,方便带到学校。

2.她用绾纳固定住了长头发,防止乱飞。

组词

绾带、绾结、绾缨、绾面、绾饰

近义词

绳索、捆绑、束缚、缚紧

反义词

放松、解开、解脱、散开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