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指燭台。《廿載繁華夢》第二回:“那妝匳到時, 周有成 打開閨儀録一看,不過是香案高照、檯椅半副、馬胡兩張。”
(2).指燈籠。 清 唐訓方 《裡語徵實》卷中下:“ 明孝宗 詔論大小官員,日間宴會,荒廢政事,夜晚飲酒,燈籠導送。今用高照本此。”
(3).高挂在長杆上的通告。 魯迅 《朝花夕拾·五猖會》:“過了許久,高照到了,長竹竿揭起一條很長的旗,一個汗流浃背的胖大漢用兩手托着。”
“高照”一詞的含義可從以下三方面詳細解釋:
指燭台
多用于傳統語境,如《廿載繁華夢》中描述的“香案高照”,指祭祀或儀式中擺放燭台的場景、、。
指燈籠
清代文獻《裡語徵實》提到“高照”為燈籠的别稱,常見于古代夜間照明或禮儀場合、、。
高挂的通告
指懸挂在高杆上的公告,魯迅作品中也曾用此意描述公共通知形式、、。
現代用法示例:
擴展補充:
“高照”亦可作為人名,寓意“品德高尚、成就突出”,如中國美術學院教授高照(、)。
高照,一個漢字詞,意思是光亮照耀的意象。它由兩個部首組成,左邊是“高”部首,右邊是“照”部首。它的筆畫數是13畫。
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不同于現在,通常更加繁複複雜。繁體字中的“高照”字是由“髙”字和“照”字組成。而髙字是舊時的漢字,用于表示“高”這個意思。
舉個例句來說明“高照”這個詞的使用方式:
太陽在天空中高照,把大地照得一片金光閃耀。
“高照”也可以作為一個動詞使用。比如:
他的忠誠和奉獻精神高照着他的家族。
在“高照”這個詞的基礎上,可以衍生出一些組詞。比如:
高照射(照亮):夜晚的路燈高照着行人們。
陽光明媚(明亮):今天陽光明媚,萬物都顯得格外美麗。
相反地,有一些詞可以視為“高照”的反義詞。比如:
黑暗(不亮):在黑暗之中,我們很難看到周圍的環境。
模糊(不清晰):照片模糊不清,無法看清人物的面容。
總結來說,“高照”這個詞形象地表達了光芒明亮、照耀一片的意思。它可以作為名詞或動詞使用,形容天空、燈光、明亮的事物等。通過組詞、例句、近義詞、反義詞等方式來進一步認識和使用這個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