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謂鏽蝕斷裂。《新唐書·逆臣傳上·安祿山》:“時兵暴起,州縣發官鎧仗,皆穿朽鈍折不可用。”
“鈍折”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多個來源解釋如下:
“鈍折”指鏽蝕斷裂,多用于描述金屬器物因長期鏽蝕而損壞斷裂的狀态。例如《新唐書》中提到安史之亂時,州縣發放的兵器“皆穿朽鈍折不可用”,即因鏽蝕無法使用。
該詞出自《新唐書·逆臣傳上·安祿山》,原文為:“時兵暴起,州縣發官鎧仗,皆穿朽鈍折不可用。”。句中“鈍折”生動描繪了兵器因年久失修導緻的鏽蝕斷裂現象。
該詞多用于古籍或曆史文獻中,描述古代兵器、铠甲等金屬器具的損壞情況,現代使用較少。
部分來源對拼音标注存在差異(如“dùn zhē”或“dùn shé”),但結合《新唐書》原文及多數詞典解釋,正确讀音應為dùn shé。
鈍折是一個漢語詞彙,指的是折斷物體時發生的不完全斷裂。它由兩個部分組成:钅(金字旁)和折(筆畫)。钅是“金”字的簡化形式,表示與金屬相關的意義;折是一個非常常見的漢字,表示折斷、彎曲的動作。
鈍折的來源比較直觀,就是将金屬材料在折斷的過程中發生的現象命名為鈍折。這個詞是根據實際的物理現象形成的,用于描述一種特定的現象。
在繁體字中,鈍折的寫法與簡體字一樣,沒有變化。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鈍折的寫法也與現代漢字相同,沒有發生變化。
以下是一些關于鈍折的例句:
與鈍折相關的詞彙有:
與鈍折相反的詞彙是: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