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枯魚的意思、枯魚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枯魚的解釋

(1).幹魚。《韓非子·外儲說左下》:“ 孫叔敖 相 楚 ,棧車牝馬,糲餅菜羹,枯魚之膳……其儉偪下。” 三國 魏 應璩 《百一詩》之一:“田家無所有,酌醴焚枯魚。” 宋 陸遊 《久雨杜門遣懷》詩:“城闉路斷吾何恨,濁酒枯魚亦破顔。” 清 方文 《宛陵雨中訪蔡四芹溪》詩:“即焚枯魚酌麥醴,中郎風味千古存。”參見“ 枯魚之肆 ”。

(2).困于涸轍之魚。 唐 錢起 《罷官後酬元校書見贈》詩:“宦名隨落葉,生事感枯魚。” 清 張維屏 《三元裡》詩:“不解何由巨網開,枯魚竟得攸然逝。”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枯魚”一詞的釋義可從以下兩方面綜合解析:

一、字面含義

  1. 幹魚
    指失去水分的魚幹,常用于古代文獻描述簡樸生活。如《韓非子·外儲說左下》記載楚國宰相孫叔敖以“枯魚之膳”彰顯節儉;三國應璩詩中“酌醴焚枯魚”也體現此意。

  2. 涸轍之魚
    比喻陷入絕境、急需救助的人或事物,源自《莊子》“涸轍之鲋”典故。唐代錢起詩句“生事感枯魚”即用此喻,明代張景《飛丸記》中“涸轍枯魚沐浩波”亦同。

二、文學引申
漢代樂府詩《枯魚過河泣》以“枯魚”拟人化,警示謹慎處世,進一步擴展了其象征意義,表達對生存困境的反思。

該詞兼具具象與抽象含義,既可指實物幹魚,亦為經典文學意象,需結合語境理解。

網絡擴展解釋二

《枯魚》的意思

《枯魚》是一個成語,意思是指沒有活力、沒有價值或沒有用處的人或事物。

拆分部首和筆畫

《枯魚》的部首是木,共有8個筆畫。

來源

《枯魚》最早出現在古代中國的《莊子》這部哲學文集中。它被運用于表達追求無為而治的思想,強調不必追求顯著的成果,而是以平靜心态從容應對一切。隨着時間推移,《枯魚》這個成語逐漸成為民間流傳的口頭語。

繁體字形式

《枯魚》是《枯魚》的繁體字形式。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枯魚的寫法有所差異。包括豎寫、連寫等多種寫法。這些古代寫法顯得更為曲折而繁瑣。

例句

1. 這個項目一直停滞不前,已經變成了一條枯魚。

2. 他原本是個聰明能幹的人,但現在看起來像是一條枯魚了。

組詞

組詞較多,包括:枯竭、魚貫、橫豎、堅韌不拔等。

近義詞和反義詞

近義詞:無用、廢物、無價值

反義詞:活力、有用、有價值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