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隸寫的意思、隸寫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隸寫的解釋

謂用隸書寫定古文字。 唐 陸德明 《經典釋文》序錄:“《尚書》之字,本為隸古,既是隸寫古文,則不全為古文。” 宋 郭忠恕 《佩觿》卷上:“造字之旨,始於象形,中則止戈反正,而省聲生焉。至若《春秋》姓字地名,更見《尚書》, 宋 齊 舊本,隸寫古文,學者知之,不可具舉。” 清 顧藹吉 《<隸辨>序》:“ 漢 人傳經,多用隸寫,變隸為楷,益失本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隸寫”是一個漢字學術語,指用隸書字體轉寫或重新書定古代文字的過程,常見于古籍整理和文字演變研究。以下是具體解釋:

1.基本釋義

“隸寫”指将古文字(如篆書、金文等)用隸書字體重新書寫定形。這一過程在秦漢時期尤為常見,是漢字從篆書向隸書演變的重要環節。

2.引證解釋

3.綜合解析

隸寫的核心目的是通過隸書(更簡化的字體)使古文字更易辨識和傳播,尤其在漢代整理先秦文獻時廣泛應用。例如,《尚書》的隸古定版本即通過隸寫保留了部分古文字結構,但整體趨向隸書标準化。

4.曆史背景

隸書是漢字發展中的關鍵過渡字體,隸寫過程反映了漢字從象形到符號化的轉變(即“隸變”),對後世楷書等字體的形成有深遠影響。

“隸寫”既是文字演變的技術手段,也是古籍研究的重要方法,體現了古代學者對文字傳承的重視。如需更深入的字形分析,可參考權威字書如《說文解字》或《隸辨》。

網絡擴展解釋二

隸寫

隸寫(lì xiě),是指行書字體的一種。下面将分别從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等方面介紹隸寫。

一、拆分部首和筆畫

隸寫由“束”、“一”、“丿”、以及若幹橫、豎、撇、捺等筆畫組成。

二、來源

隸寫最早起源于中國周朝時期,被賦予行政、文書等公務使用。後來逐漸演化成藝術書法,被廣泛應用于書法創作和摹仿古代碑刻等領域。

三、繁體

隸寫的繁體字為隸寫。

四、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沒有統一規範,每個人的書寫風格可能略有不同。隸書則是在當時一種通行、規範的書寫方式。

五、例句

隸寫山水畫格外具有古韻和書法之美。

六、組詞

隸書、隸變、隸屬

七、近義詞

隸屬、控制、操縱

八、反義詞

自由、獨立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