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末的意思、晚末的詳細解釋
晚末的解釋
猶晚年。 宋 葉適 《除華文閣待制提舉西京嵩山嵩福宮謝皇太子箋》:“已積處於退閑,更求全於晚末。”
詞語分解
- 晚的解釋 晚 ǎ 太陽落了的時候:晚景。晚霞。晚會。晚報。 一個時期的後段,在一定時間以後:來晚了。晚年。晚期。晚節。晚婚。 後來的:晚生(舊時文人對前輩的自謙)。晚輩。 姓。 早 筆畫數:; 部首:日; 筆
- 末的解釋 末 ò 尖端,梢:末梢。末端。秋毫之末(毫毛尖端)。 最後,終了:末了(僶 )。末尾。末日。末代。窮途末路。 非根本的,次要的,差一等的:末業。末技。舍本逐末。 碎屑:末子。碎末。 傳統戲劇角色名,一
專業解析
“晚末”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需結合古漢語語境理解,主要包含以下兩層核心釋義:
一、指時間上的末期或晚年
- 人生階段:特指人的老年、暮年時期。
- 例證:《晉書·劉毅傳》載“晚末知命”即指晚年才知曉天命。
- 來源:房玄齡等《晉書》,中華書局點校本(1974年)卷四十五。
- 時代階段:引申為某一時代的末期,含衰微之意。
- 例證:《南史·文學傳》稱南朝梁後期文風“晚末華豔”,暗指文風浮誇衰敗。
- 來源:李延壽《南史》,中華書局點校本(1975年)卷七十二。
二、指空間或等級上的末端
- 位置末端:表示事物最末尾的部分。
- 例證:王充《論衡·狀留》以“晚末之材”比喻資質平庸者。
- 來源:黃晖《論衡校釋》,中華書局(1990年)卷十四。
- 謙稱身份:古代文人自謙用語,表地位卑微或學識淺薄。
- 例證:江淹《詣建平王上書》自稱“晚末後進”,以示謙遜。
- 來源:蕭統《文選》,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卷三十九。
詞源考據
“晚”從日免聲,本義為日暮(《說文解字》);“末”為樹梢象形,指末端(《說文·木部》)。二字複合後,由具體時空概念延伸至抽象語義,常見于六朝至唐宋文獻,現代漢語已罕用。
權威參考文獻:
- 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漢語大詞典》(第二版). 上海辭書出版社, 2021. "晚末"詞條.
- 王力.《古漢語字典》. 中華書局, 2000. 頁 987.
- 宗福邦等.《故訓彙纂》. 商務印書館, 2003. "晚"字訓釋.
網絡擴展解釋
“晚末”是一個漢語詞語,具體解釋如下:
1.基本釋義
- 拼音:wǎn mò(參考、)
- 含義:指“晚年”,即人生的後期階段。例如宋代葉適的文獻中提到“更求全於晚末”,即表達晚年追求圓滿之意。
2.出處與例句
- 文獻例證:宋代葉適《除華文閣待制提舉西京嵩山嵩福宮謝皇太子箋》中寫道:“已積處于退閑,更求全于晚末。”(參考、)
- 用法:多用于古代文獻或文言語境,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
3.相關詞語
- 近義詞:晚年、暮年。
- 關聯詞彙:晚節末路、晚生末學(參考、)。
4.補充說明
- 異體字:部分文獻中寫作“晩末”,但“晩”是“晚”的異體字,含義相同(參考)。
- 網絡釋義:部分現代解釋将其擴展為“事物發展的末期”,但這一用法缺乏權威文獻支持(參考)。
“晚末”是古漢語中對“晚年”的表述,常見于宋代及以後的文獻,現代語境中需結合具體文本理解。如需更多例證,可查閱《漢語大詞典》或相關古籍。
别人正在浏覽...
愛子寶界暴言拔趙旗補過飾非草腹菜腸攙管珫璜初昕刺心切骨撺嗾導首第一手廢居感知格調說梗死構兵廣州估衣河精和售砉剨黃皮子浍濬建交交紛茭雞金輪皇帝進陟祭醊考案犒賜渴雨累絷料簡龍牙軸摟帶駡辱囊櫜平成潛退棄日人體美榮望色膽包天扇構杓窊印慎厚事契刷俐穗肥讬家韡煌溫香渠鮮飙小底小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