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被拘系者,指囚犯。 宋 蘇轍 《次韻子瞻記十月十六日所見》:“君看歌舞醉華屋,下有纍縶排兩廊。” 宋 蘇轍 《進郊祀慶成詩狀》:“肆眚之令,一寬於冥頑,己責之恩,大弛於纍縶。”
“累絷”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具體含義如下:
“君看歌舞醉華屋,下有累絷排兩廊。”
解讀:通過對比歌舞升平與囚犯困頓的景象,凸顯“累絷”的囚禁含義。
“脫略塵累絷,逝将遊廣津。”
解讀:此處“累絷”象征世俗束縛,表達擺脫拘系的願望。
若需更詳盡的古籍用例,可查閱《漢語大詞典》或宋代詩文注疏。
《累絷》是一個較為常見的漢字,常指被累、被絆住的狀态,也有陷入困境、束縛無法自拔的含義。
《累絷》的部首是糸,總共有9個筆畫。
《累絷》是漢字的簡化字形,傳承自繁體字「縲縈」。在繁體字中,「縲縈」的結構由「縲」和「縈」組成,觸碰到了累絆的含義。
在古代,「累」寫作「纍」,表示重疊或疊加的意思,指事物被堆積在一起形成的形象。「絷」是指纏繞、拴住,也有束縛緊系的含義。
1. 我太累絷了,真希望能休息一下。
2. 他因為一連串的不幸事件而陷入了累絷的境地。
1. 累贅:指多餘、拖累的東西或人。
2. 結紮:指用繩、線等束縛、紮緊。
3. 絆踝:指用力絆倒或掌握腳踝使之失去平衡。
累垂、糾結、困境
自由、解脫、暢通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