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格調說的意思、格調說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格調說的解釋

明、清時代的一種詩論。明代前後七子論詩推崇盛唐,主張從格律聲調上學習古人,提倡格調。清代詩人沈德潛繼承其主張,并加上溫柔敦厚的“詩教”内容。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格調說”是明清時期重要的詩歌理論,主要強調詩歌的格律聲調和道德教化功能。以下是詳細解釋:

1.定義與起源

“格調說”最早由明代前後七子(如李夢陽、何景明等)提出,主張以盛唐詩歌為典範,注重格律、聲調等形式的模仿。清代沈德潛繼承并發展了這一理論,将其與儒家“溫柔敦厚”的詩教傳統結合,強調詩歌的社會教化作用。

2.核心主張

3.曆史評價

4.與“神韻說”的對比

沈德潛提出“格調說”是為糾正王士祯“神韻說”的虛無缥缈,主張回歸詩歌的教化功能與形式規範。

“格調說”是明清詩學的重要流派,推動了古典詩歌形式研究,但受限于時代背景,其倫理教化主張也體現了封建文論的局限性。

更多細節可參考相關文學史資料或搜索來源(如、6、9)。

網絡擴展解釋二

格調說是一個漢語詞語,其意思是指一個人的個性和品味,以及他們展示給他人的風格和氣質。下面是有關格調說的一些基本信息: 拆分部首和筆畫:格調說的拆分部首是木,它的總筆畫數為10個。 來源:格調說一詞源于古代,最早出現在文獻《袁氏正字通》中。它在當代漢語中廣泛使用,用來描述一個人的整體形象和表現。 繁體字:格調說(注:這是在繁體中文中的寫法) 古代寫法:在古代漢字中,格調說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但它的基本意義保持不變。一種常見的古代寫法是「格調書」。 例句:她的穿着和談吐流露出高貴雅緻的格調說。 組詞:格調說可以與其他詞搭配形成詞組,例如「高格調說」、「低格調說」等。 近義詞:格調說的近義詞包括「氣質」、「風格」、「品味」等,它們都描述一個人在外觀、行為和表演方面所展現的特點。 反義詞:與格調說相反的詞可以是「庸俗」、「低劣」、「不合時宜」等,它們描述一個人的個性和品味差強人意,與時尚潮流相去甚遠。 希望這些信息能幫助到你!如果還有其他問題或需要更多解釋,我會非常樂意幫助你。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