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蓍策的意思、蓍策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蓍策的解釋

用蓍草占卜。《淮南子·覽冥訓》:“磬龜無腹,蓍策日施。”《易·繫辭上》“是故四營而成易” 唐 孔穎達 疏:“營謂經營,謂四度經營蓍策,乃成易之一變也。” 清 方文 《旅懷》詩:“琴聲豈向愁中輟,蓍策翻從揲後疑。” 清 唐孫華 《春日病中雜詠》之三:“靈氛何用謀蓍策,祝史無煩瀆鬼神。”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蓍策是中國古代占卜文化的核心工具,由“蓍草”與“策算”結合而成。從字義解析,“蓍”指蓍草(學名:Achillea millefolium),《說文解字》釋為“蒿屬,生千歲三百莖,易以為數”,因其莖稈挺直且分節明顯,被視作溝通天地的靈物;“策”即計算用的竹籤或木條,《廣雅·釋器》稱“策,筮也”,特指用于排列卦象的算具。二者合稱“蓍策”,專指通過分揲蓍草莖稈進行《周易》卦象推演的方法。

在占卜實踐中,蓍策操作遵循《周易·系辭上》記載的“大衍之數五十,其用四十有九”法則,需将49根蓍草經過“分二、挂一、揲四、歸奇”四道程式,重複六次完成一卦的推演。這種蔔法盛行于先秦時期,《史記·龜策列傳》記載“王者決定諸疑,參以蔔筮,斷以蓍龜”,印證了蓍策在古代決策體系中的權威地位。漢代以後,蓍策常與銅錢蔔法結合使用,形成《火珠林》等衍生占卜體系。

參考來源

  1.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漢語大詞典》
  2.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周易·系辭》
  3. 國學大師網《龜策列傳注疏》

網絡擴展解釋

“蓍策”是古代占卜術語,指用蓍草莖進行占卜的方法與工具,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1. 基本定義
    “蓍”指蓍草,古人認為其莖具靈性;“策”即竹木制成的計算工具,此處特指蓍草莖。合稱“蓍策”即通過操作蓍草莖完成《周易》筮法的過程。

  2. 用途與象征意義
    蓍策是《周易》占卜的核心工具,其操作步驟蘊含哲學思想。例如:

    • 分二:将49根蓍草隨機分為兩堆,象征天地初分;
    • 挂一:取一策懸挂,代表人參與天地變化;
    • 揲四:以四根為一組數策,對應四季循環。
  3. 文獻記載
    該詞多見于古籍,如:

    • 《淮南子·覽冥訓》載“蓍策日施”,反映其頻繁使用;
    • 唐代孔穎達注《周易》時詳述蓍策操作流程;
    • 清代方文、唐孫華等詩人作品中亦借蓍策表達人生困惑。
  4. 相關延伸
    “策”字單獨使用時,還可指馬鞭、計謀(如“決策”)、竹簡(如“簡策”)等,但“蓍策”中專指占卜工具。

如需了解完整的蓍草占卜十八變具體步驟,可參考《周易本義》中記錄的儀式規範。

别人正在浏覽...

百率保綏崩陁标率呈瑞崇論闳議傳呼儲主祠室摧枯道宮倒擲大勢定時鐘豆蔬輀翣梵策風塵外物岡脊勾撥裹腹合資鴻篇巨制講郎腳弓剋架客位靈姑銔淩寒露劾掄算麪條魚榠楂命路民甲末民嬭房尼姑搒童片甲偏伍樸刀千人諾諾,不如一士谔谔遷善去惡起飛輕財重士撒頑少皞聖聰笙咽施绯拖緑松蘿共倚逃形體亮罔阙文化人溫渚然犀下鍬镢洗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