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保綏的意思、保綏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保綏的解釋

(1).安適,安甯。 漢 張衡 《南都賦》:“於其宮室則有園廬舊宅,隆崇崔嵬,禦房穆以華麗,連閣煥其相徽,聖皇之所逍遙,靈祇之所保綏。”

(2).使得到保全,獲得安定。《三國志·魏志·文帝紀》:“賴 武王 神武,拯茲難於四方,惟清區夏,以保綏我宗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保綏是漢語中一個具有深厚曆史底蘊的詞彙,其核心含義為保護、安撫,使獲得安定。該詞在古代文獻中常用于描述通過維護與撫慰的手段,使國家、百姓或特定對象免受動蕩,處于平穩狀态。以下從權威辭書與古籍用例角度進行詳細闡釋:


一、核心釋義

根據《漢語大詞典》的權威解釋,“保綏”指“保護安撫;保全安定”,強調通過積極措施實現長治久安的目标。其構成中:


二、應用場景與古籍例證

  1. 政治軍事領域

    指統治者或将領通過治理與防禦手段維護疆土穩定。例如:

    《三國志·魏書·武帝紀》:

    “保綏宗廟,鎮安社稷。”

    此處指曹操護衛皇室、安定國家之舉,體現對政權存續的保障。

  2. 民生治理領域

    強調對百姓生活的庇護與秩序維持。如:

    《鹽鐵論·備胡》:

    “保綏百姓,懷來四夷。”

    指通過政策使民衆安居,同時安撫周邊部族,達成内外和諧。


三、語義辨析

與近義詞“保衛”“安撫”相比,“保綏”更側重動态的治理過程,即通過持續性的保護與懷柔政策實現整體安定,常見于描述宏觀治理成效的語境。


參考文獻:

  1. 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M]. 上海辭書出版社, 2021.
  2. 許慎. 《說文解字》[M]. 中華書局, 1963.
  3. 陳壽. 《三國志》[M]. 中華書局, 2006.
  4. 桓寬. 《鹽鐵論》[M].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0.

網絡擴展解釋

“保綏”是一個文言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方面綜合解析:

一、基本釋義

  1. 安適、安甯:指事物處于穩定、平狀态。如漢張衡《南都賦》中“靈祇之所保綏”,描述神靈護佑下的安甯。
  2. 保全安定:通過行動使事物得到保護并維持穩定。《三國志·魏志·文帝紀》提到“保綏我宗廟”,即通過武力維護宗廟安定。

二、詞源與結構

三、經典用例

  1. 文學語境:張衡《南都賦》用“保綏”形容宮室在神靈護佑下的祥和。
  2. 曆史文獻:《三國志》記載曹丕以“保綏”強調對宗廟的守護。

四、現代應用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已罕用,主要見于古籍研究或特定文化語境(如曆史小說、學術論文)。其近義詞包括“安綏”“鎮綏”,反義詞如“動蕩”“離亂”。

建議:若需深入探究,可查閱《漢語大詞典》或《古代漢語詞典》相關條目。

别人正在浏覽...

砵頭播映財大氣粗齒迹貸本诋嬉鬥篷惡穢煩總高看梗絶孤翠合膽同心鶴和後彥浣水換字文章降下颉皇節棁吉笄金刺精慮井亭給予卷子本聚唇狂宕爛紙老靠簾柙留壁妙略末德牛衣泣披風屏面前街後巷淺幦青團清易青籞衢衖羣邦認旗任職相善防山回路轉閃面深晦滲洩濕響數罵泗水亭佗方倜然唾地成文碗盞消寒會洩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