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財重士的意思、輕財重士的詳細解釋
輕財重士的解釋
謂輕視錢財,重視士人。《三國志·吳志·張溫傳》:“父 允 ,以輕財重士,名顯州郡,為 孫權 東曹掾。”亦作“ 輕財敬士 ”、“ 輕財好士 ”。《三國志·吳志·甘甯傳》:“ 寧 雖麤猛好殺,然開爽有計略,輕財敬士,能厚養健兒,健兒亦樂為用命。”《周書·段永傳》:“ 永 歷任内外,所在頗有聲稱,輕財好士,朝野以此重焉。”《清史稿·蘇元春傳》:“ 元春 軀幹雄碩,不治生産,然輕財好士,能得人死力。”
詞語分解
- 輕財的解釋 ∶輕視錢財輕財重義 ∶指不很值錢的財物輕財不匮詳細解釋不貪圖財貨。《管子·法法》:“上好勇, * 輕死;上好仁, * 輕財。”《北史·循吏傳·杜纂》:“而輕財潔己,終無受納,為百姓所思,號為良守。”
- 士的解釋 士 ì 古代統治階級中次于卿大夫的一個階層:士族。士大夫。 舊時指讀書人:士子。士民。學士。 未婚的男子,泛指男子:士女。 對人的美稱:志士。烈士。女士。 軍銜的一級,在尉以下;亦泛指軍人;上士。士兵
專業解析
“輕財重士”是一個漢語成語,其核心含義是指輕視錢財,重視有才德的人或人才。這體現了中國古代推崇的一種價值觀,即物質財富的價值低于賢能之士的價值。以下從詞典釋義、出處、用法等方面進行詳細解釋:
一、 詞義解析
- 輕財: 指不看重錢財,不吝啬財物。這裡的“輕”是“輕視、看輕”的意思,“財”指金錢、財物。
- 重士: 指重視、尊重有才德、有學識或有能力的人(士)。這裡的“重”是“重視、看重”的意思,“士”在古代指讀書人、有才能的人、武士或門客等,泛指人才。
- 整體含義: 形容一個人或領導者不貪圖錢財,而更注重招攬、尊重和依靠有才能的人。這是一種褒義的評價,常用于稱贊人的品德高尚、有遠見卓識,懂得人才是更寶貴的資源。
二、 出處與典故
該成語源自中國古代史書典籍:
- 《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 “平原君,翩翩濁世之佳公子也,然未睹大體。鄙語曰‘利令智昏’,平原君貪馮亭邪說,使趙陷長平兵四十餘萬衆,邯鄲幾亡。虞卿料事揣情,為趙畫策,何其工也!及不忍魏齊,卒困大梁,庸夫且知其不可,況賢人乎?然虞卿非窮愁,亦不能著書以自見于後世雲。” 其中雖未直接出現“輕財重士”四字,但司馬遷在評價曆史人物時,常将是否“輕財重士”作為衡量其品行和成就的重要标準。例如,戰國四公子(孟嘗君、平原君、信陵君、春申君)都以養士(即重士)聞名,其中不乏輕財之舉。
- 《三國志·蜀志·先主傳》: 裴松之注引《傅子》評價劉備:“然折而不撓,終不為下者,抑揆彼之量必不容己,非唯競利,且以避害雲爾。” 後世常以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作為“重士”的典範,其“輕財”則體現在與關張“寝則同床,恩若兄弟”的義氣和對百姓的體恤上。劉備被廣泛認為是“輕財重士”的代表人物之一。
三、 用法與語境
- 褒義色彩: 該成語帶有強烈的褒義色彩,用于贊揚那些慷慨大方、禮賢下士、重視人才的人,尤其是指領導者或有一定社會地位的人。
- 曆史人物評價: 常用于評價曆史人物,如前面提到的戰國四公子、劉備等。
- 現代應用: 在現代語境中,也可用于形容企業家、領導者不吝啬金錢報酬,而更注重吸引、培養和重用人才的管理理念。
- 近義詞: 禮賢下士、求賢若渴、愛才如命、仗義疏財(側重輕財)。
- 反義詞: 重財輕義、唯利是圖、見利忘義、妒賢嫉能。
四、 體現的價值觀
“輕財重士”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中:
- 重義輕利的道德觀: 将道義、情誼、人才的價值置于金錢利益之上。
- 尊賢重才的人才觀: 認識到人才對于國家治理、事業發展的重要性遠勝于物質財富。
- 領導者的胸襟與智慧: 是領導者具備寬廣胸襟、長遠眼光和卓越智慧的體現。
權威參考來源:
- 《漢語大詞典》 (權威漢語工具書):對“輕財重士”的詞義有明确收錄和解釋。
- 《史記》 (西漢·司馬遷著,中華書局點校本):提供了該價值觀産生的曆史背景和人物實例。
- 《三國志》 (西晉·陳壽著,中華書局點校本):裴松之注引《傅子》等史料,提供了劉備作為“輕財重士”典範的佐證。
- 漢典 (zdic.net):線上漢語字典,提供成語“輕財重士”的釋義、出處等信息。
網絡擴展解釋
“輕財重士”是一個漢語成語,其核心含義是輕視錢財,重視有才能的賢士,常用來形容人慷慨豁達、尊重人才的品格。以下是詳細解釋:
詞義解析
-
字面含義
- 輕財:不看重財物,指對金錢物質持淡泊态度。
- 重士:重視士人(即賢能之士),強調對人才的尊重與推崇。
- 綜合釋義:指輕視財富,更注重人才的品德與能力。
-
曆史背景
該成語源自古代社會對“士”階層的重視。士人通常指有學識、德行或才能的人,而“輕財”則體現了上位者禮賢下士、不拘小節的風範。
出處與用法
近義詞與關聯詞
- 近義詞:輕財好士、輕財敬士、禮賢下士。
- 反義詞:重財輕義、見利忘義。
文化意義
這一成語反映了中國傳統文化中“重義輕利”的價值觀,尤其在政治或軍事領域,上位者通過“輕財重士”吸引人才,成就事業。例如戰國四公子(如信陵君)即以養士聞名,契合此意。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或例句,可參考《史記》《三國志》等典籍。
别人正在浏覽...
八佾表字擦脂抹粉測字懲羹吹齑齒角崇玄館垂佑處之綽然從辇錯愛搭白餓殍載道方語飛車斧戉堽身躬親廣東瓜蔓行商紅白大禮洪纖虎彪彪徊腸傷氣嫁犬逐犬解禳矜赈積憂句斷軍行梨花夢龍管麻豆腐埋頭工作迷纏泥窪子遷悔牽曳青巾棄養搔憂省減深锢使節世況霜榦水客疏躍戍主瑣瑣葡萄天資卓越銅鍊猥籍逶逶饷勞霄冥系臂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