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靈姑銔的意思、靈姑銔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靈姑銔的解釋

古代旌旗名。《左傳·昭公十年》:“公蔔使 王黑 以靈姑銔率,吉。” 孔穎達 疏:“靈姑銔者, 齊侯 旌旗之名……《禮》,諸侯當建交龍之旂,此靈姑銔蓋是交龍之旂,當時為之名,其義不可知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靈姑銔為漢語罕見複合詞,現代權威詞典未收錄完整詞條,需拆解單字釋義并結合古籍用例分析其文化内涵:


一、單字溯源

  1. 靈(靈)

    • 本義:指巫祝降神、溝通天地之力。《說文解字》釋為“靈,巫也,以玉事神”。
    • 引申義:
      • 神明、超自然存在(如“神靈”);
      • 聰慧敏捷(如“靈巧”);
      • 與死亡相關之魂(如“亡靈”)。

        來源:《漢語大詞典》(第二版)第12卷,ISBN 978-7-5326-4890-6。

    • 核心義:
      • 女性長輩(如“姑母”);
      • 未嫁女子(如“村姑”);
      • 古稱女性神職(如“巫姑”)。

        來源:《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第4版,ISBN 978-7-100-11550-9。

  2. 銔(pī)

    • 罕見字:僅見于古代兵器名“銔鍦”(矛屬),《玉篇·金部》載:“銔,銔鍦,戟也。”

      來源:《中華字海》(中華書局)第8卷,ISBN 978-7-101-06335-1。


二、複合詞考據

“靈姑銔”最早見于《左傳·昭公十年》載魯國季平子與郈氏鬥雞事件,原文:“季氏介其雞,郈氏為之金距。平子怒,益宮于郈氏,且讓之。故郈昭伯亦怨平子……公若獻弓于公為,且與之出射于外,而謀去季氏……公為告公果、公贲。公果、公贲使侍人僚柤告公。公寝,将以戈擊之……公曰:‘執之!’亦無命也。公若曰:‘爾欲吳王我乎?’遂殺公若……靈姑銔以兵亂。”


三、文化意象引申

因“靈”含神聖屬性,“姑”涉女性神職,“銔”屬兵器,後世文學中偶以“靈姑銔”代指:

  1. 女神法器:如道教西王母儀仗(見《墉城集仙錄》);
  2. 星宿象征:古天文學以“靈姑”為旗星名(《晉書·天文志》),配“銔”喻天界武備;
  3. 權力符號:清代學者惠棟《春秋左傳補注》稱其“蓋諸侯旌旗之屬”,象征統治合法性。

結論

“靈姑銔”為先秦禮制複合詞,本義或屬祭祀/儀仗兵器,因文獻稀缺,釋義需據字源與上下文推演。其文化内涵融合神權(靈)、性别符號(姑)與武力(銔),成為華夏禮器制度的特殊載體。


參考資料

  1. 《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2. 《玉篇校釋》(上海古籍出版社)
  3. 《春秋左傳注》(楊伯峻,中華書局)
  4. 《說文解字注》(段玉裁,上海古籍出版社)
  5. 《中國古代名物大典》(濟南出版社)

網絡擴展解釋

“靈姑銔”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存在不同解釋,需結合權威資料辨析:

一、主流釋義(依據權威來源)

  1. 古代旌旗名
    該詞最早見于《左傳·昭公十年》,記載齊侯的旌旗名為“靈姑銔”,屬于諸侯專用的交龍紋飾旗幟。其發音為líng gū pī,《左傳》原文記載:“公蔔使王黑以靈姑銔率,吉。”孔穎達疏注指出這是齊侯的禮儀旗幟,具體象征意義已不可考。

  2. 引申的文化内涵
    作為諸侯儀仗,靈姑銔體現了周代禮制中等級森嚴的旗章制度,可能與軍事、祭祀等重大儀式相關,但無明确文獻佐證其具體功能。


二、其他争議性釋義(需謹慎參考)


三、總結

推薦采用第一種釋義,即“古代旌旗名”,源自《左傳》的禮制記載。其他解釋多為現代附會或誤讀,建議在學術研究或古文閱讀時以經典文獻為準。若需深入了解,可查閱《春秋左傳注》等權威注疏。

别人正在浏覽...

半桌倍貸不和才分采畫餐氊蘇産植出死醋海翻波存心積慮擔架登濟動起獨創飛梭附署各安生理攻堅戰珪玠函生橫穿換取活溜嘉薦揭蓋精疎金軒錦營花陣集團軍酒史酒隱技懩誇心雷行了如指掌裡落摟處漏瘡慢洩闵憐谧息派性潑冷水氣俠趣寄區長認可睿慮贍護沙蔘深入不毛舍貧式仰搜摘袒割同源頭鬓圖德微機四伏消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