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吃飽肚子。語本《莊子·逍遙遊》:“適莽蒼者,三飡而反,腹猶果然。” 譚作民 《噩夢》詩:“屈指太一與泰鴻,薲草白水得裹腹。”
(2). 宋 元 時男子長衣外包裹腰肚的繡袍肚。《初刻拍案驚奇》卷三:“裹腹鬧裝燦爛,是個白面郎君。”參見“ 裹肚 ”。
關于“裹腹”的詳細解釋如下:
常見誤用
根據權威來源,“裹腹”實為“果腹”的誤寫。“果腹”出自《莊子·逍遙遊》,指吃飽肚子(如“適莽蒼者,三飡而反,腹猶果然”)。而“裹”字本義為纏繞、包紮,與“填飽肚子”無直接關聯,因此用“裹腹”表達此意屬于錯别字。
曆史語境中的特殊含義
部分文獻(如《初刻拍案驚奇》)提到,宋元時期“裹腹”可指男子長衣外包裹腰腹的繡袍肚(一種服飾配件)。但這一用法較為冷僻,現代漢語中已不常見。
相關争議主要源于字形混淆,建議參考權威詞典(如《漢語大詞典》)或語言學資料進一步查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