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賒死的意思、賒死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賒死的解釋

緩死。 唐 杜牧 《上李太尉論江6*賊書》:“縱賊不捉,事敗抵法,謂之賒死;與賊相拒,立見殺害,謂之就死。” 宋 陸遊 《長歌行》:“但願少賒死,得見平胡年。”亦謂寬容免于一死。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嫦娥》:“ 嫦娥 疊指彈之,曰:‘小鬼頭陷人不淺!’ 颠當 叩頭,但求賒死。”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賒死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賒死”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延緩死亡或暫時免于死亡,具體解釋如下:


基本釋義


引證與用法

  1. 唐代用法
    杜牧在《上李太尉論江賊書》中提到:“縱賊不捉,事敗抵法,謂之賒死;與賊相拒,立見殺害,謂之就死。”
    解讀:此處指縱容盜賊雖會因失職被治罪,但屬于“緩期處死”,而直接對抗盜賊則會立即被殺。

  2. 宋代語境
    陸遊《長歌行》中寫道:“但願少賒死,得見平胡年。”
    解讀:表達詩人希望延緩死亡,以親眼見證國家平定外敵的願望。

  3. 清代引申義
    蒲松齡《聊齋志異·嫦娥》中,角色“颠當”叩頭“但求賒死”,此處指請求寬恕免于一死。


詞義辨析


現代使用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已極少使用,主要出現在古籍或文學研究中。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聊齋志異》相關注釋或古代司法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賒死》是一個漢語成語,由兩個字組成。下面分别解釋這兩個字的意思、拆分部首和筆畫,以及它的來源、繁體形式、古時候的寫法,舉例用法,還有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賒》是一個動詞,意思是借貸、賒賬,表示暫時沒有錢或者貨物,通過向債主借款或者賒賬的方式解決當前的支付問題。它的部首是貝,公元前1214年的《說文解字》中将這個字的寫法解釋為“貝貸”,表示貝作為銀錢,表示借貸的含義。《賒》一詞的筆畫數是5畫。 《死》是一個名詞,表示生命終結、永久離去,是一個極端的狀态。它的部首是殳,從其字形可以看出古代的戈、殳兩種兵器的形狀,象征武器,表示“極度”的含義。《死》一詞的筆畫數是6畫。 《賒死》是由這兩個字組合而成,其意思是“以賒賬方式解決生命的終結”。這個成語可能來源于古代傳說或者民間故事,具體的典故暫時無法确定。 《賒死》的繁體形式是「賒死」,字形上有些許變化,但整體意思沒有改變。 關于古時候的寫法,《說文解字》中的解釋是這個字的字形是由借貸的含義的象形字“貝”與死亡的含義的象形字“殳”組合而成。 下面給出一些使用《賒死》的例句: 1. 他因為賭博失敗,沉迷其中,最終賒死。 2. 這位商人把所有的財産都賒光了,為了避免債務糾紛隻能選擇賒死。 一些相關的詞彙: 組詞:賒賬、賒購、賒銷、賒商 近義詞:借債、負債、背債 反義詞:償還、清賬、償付 總結一下,《賒死》這個成語意思是“以賒賬方式解決生命的終結”,它的構成是兩個漢字,《賒》表示借貸、賒賬,《死》表示生命終結,它的來源尚不明确。繁體形式是「賒死」,古代漢字寫法中由貝與殳組合而成。在使用方面,可以根據具體情境進行運用,并且與借貸、負債等詞彙存在一定的近義詞和反義詞關系。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