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mmon] 屬于大家的,公有的
五一勞動節是全世界勞動人民共同的節日
(1).猶言一同。《孟子·梁惠王上》“古之人,與民偕樂,故樂也” 漢 趙岐 注:“言古之賢君,與民共同其所樂,故能樂之。”《百喻經·二鴿喻》:“昔有雌雄二鴿,共同一巢。”《後漢書·皇後紀上·明德馬皇後》:“所以化導兄弟,共同斯志。” 元 無名氏 《來生債》第一折:“小生與居士共同一席話,勝讀十年書。”
(2).大家一起(做)。《前漢書平話》卷上:“ 劉武 受詔牌金帛了,即請 宋公達 、 李德 、 程彥雄 共同商議。”《水浒傳》第五八回:“先來拜見 晁頭領 ,共同商議。” 楊朔 《三千裡江山》第六段:“談論起共同參加過的有意義的大事,感情一下子會加深幾十年,不親的人也會變得十二分親。”
(3).屬于大家的,彼此都具有的。 魏巍 《東方》第六部第六章:“他們互相握手、擁抱,共同的心情使他們的話象打開閘門的洪水一般。” 胡采 《序<在和平的日子裡>》:“它的主人公們的思想性格和生活道路,有什麼共同之點嗎?”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共同漢語 快速查詢。
“共同”是一個漢語常用詞,其核心含義可概括為“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人或事物共有的、一起參與的”。具體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基本詞義
作形容詞時,表示“屬于大家的、彼此都具有的”,如“共同目标”“共同利益”;作副詞時,表示“一起協作完成某事”,如“共同努力”“共同生活”。這種雙重詞性使其在句子中既可作定語修飾名詞,也可作狀語修飾動詞。
語境延伸
近義辨析
典型搭配
| 搭配類型 | 示例 |
|---|---|
| 名詞性 | 共同點、共同體、共同語 |
| 動詞性 | 共同開發、共同承擔、共同進步 |
| 成語化 | 同舟共濟、和衷共濟(近義表達) |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使用頻率極高,據統計在《現代漢語頻率詞典》中位列前3000高頻詞,體現了其在表達協作關系、集體屬性時不可替代的語言價值。
《共同》是一個表示多個人或多個事物共同的意思。在這個詞中蘊含了合作、分享、共享、共擔等含義。
《共同》這個詞的部首是八,共同的拼音是"gòng tóng",共同的筆畫為6畫。
《共同》這個詞源于古代漢語,可以追溯到先秦時期。它由兩個部分組成,左邊的「共」和右邊的「同」。共表示共同、共享的意思,同表示相同、一緻的含義。
《共同》這個詞的繁體字是「共同」。
在古代,「共同」的寫法并不是完全一樣。在漢代的時候,它的寫法是「供同」,意思和現代相似,表示共同供養、共同參與。
1. 我們應該共同努力,才能實現我們的目标。
2. 這是一個共同的決定,我們要一起承擔責任。
3. 他們是共同創辦這家公司的*********。
組詞:共同努力、共同合作、共同進步、共同利益、共同目标。
共享、合作、協同、共有。
單獨、個人、獨自、分别。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