筍枯的意思、筍枯的詳細解釋
筍枯的解釋
筍幹。 宋 陸遊 《以菜茹飲酒自嘲》詩:“海客留苔脯,山僧餉筍枯。”自注:“筍枯出 仗錫山 。”
詞語分解
- 筍的解釋 筍 ǔ 竹子初從土裡長出的嫩莖、芽,又稱“竹筍”,可以做菜吃。可食用者主要有“毛竹筍”、“慈竹筍”、“麻竹筍”等。 竹子的青皮:筍席(用竹青編成的席子)。 古同“榫”。 筆畫數:; 部首:竹; 筆順
- 枯的解釋 枯 ū 失去水分,水全沒有了:幹枯。枯萎。枯槁。枯榮。枯魚銜索(串在繩索上的幹魚,形容存日不多)。 沒趣味,無生趣:枯燥。枯腸(喻枯澀貧乏的思路)。 榮 筆畫數:; 部首:木;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筍枯”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基本含義為筍幹,即經過加工晾曬後的幹制竹筍。以下是詳細解釋及相關背景:
1.詞義解析
- 字面含義:
“筍”指竹子的嫩芽,“枯”意為幹枯、失去水分,合起來即指曬幹的竹筍。
- 文獻例證:
宋代陸遊在《以菜茹飲酒自嘲》詩中提到:“海客留苔脯,山僧饷筍枯”,并自注“筍枯出仗錫山”,說明這是浙江仗錫山一帶的特産。
2.延伸用法辨析
- 部分網絡資料(如)提到“筍枯”可比喻“事物由盛轉衰”,但這一說法缺乏權威文獻支持,可能是現代引申的誤用。
- 傳統典籍和權威詞典中,“筍枯”均僅指筍幹,未涉及比喻義。
3.文化背景
- 筍幹在古代是重要的食材,尤其在江南地區,陸遊詩中提到的“筍枯”反映了宋代山居飲食文化。
- 仗錫山(今浙江四明山)因竹資源豐富,成為筍幹的著名産地。
建議:若需引用“筍枯”一詞,優先采用其本義“筍幹”,避免使用非權威來源的引申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什麼意思
《筍枯》是一個成語,意思是竹子的筍長得很高,但是枯幹的部分卻很短,形容事物發展不完全。
拆分部首和筆畫
《筍枯》這個詞的部首是竹(⺮),共有12個筆畫。
來源
《筍枯》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莊子·天運篇》中。莊子在篇中提到:“天下有盡,物不長也。有極,朝令而暮改,花無期月,竹無春秋,聖人德行,無與化也。焉以存滿。”意思是說天地萬物都有它的極限,物質發展到極限之後就開始走向衰亡,與竹子的筍發展到一定高度後而停止生長的現象相類似。
繁體字
《筍枯》的繁體字形為「筍枯」。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筍枯」的寫法為「筍枯」。
例句
1. 經過幾個月的努力,公司的業績終于出現了起色,不再像之前的《筍枯》。
2. 這個政策的實施對于推動經濟發展幾乎沒有起到什麼作用,可以說是一場全面的《筍枯》。
組詞
濫竽充數、無本之木、瘦骨嶙峋
近義詞
停滞不前、發展停滞
反義詞
蓬勃發展、蒸蒸日上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