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參訂的意思、參訂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參訂的解釋

(1).參酌評定。《新唐書·劉瑑傳》:“由 武德 訖 大中 ,凡二千八百六十五事,類而析之,參訂重輕,號《大中刑律統類》以聞。” 宋 陸遊 《光宗冊寶賀表》:“乃咨元老大臣之參訂,兼采議郎博士之讨論,勒崇垂鴻,極高蟠厚。”

(2).參校訂正。 宋 張淏 《雲谷雜記》卷一:“以二書參訂,稍稍可讀。” 清 章學誠 《文史通義·與族孫守一論史表》:“僕處所存《春秋》、《史記》、前後《漢書》、《三國志》諸表攜挈有年,竟未為足下一加參訂,媿甚。”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參訂”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包含以下兩層含義:

一、基本釋義

  1. 參酌評定
    指在決策或制定規則時,綜合參考多方意見并進行評定。例如《新唐書·劉瑑傳》提到通過分析曆史事件“參訂重輕”,最終形成《大中刑律統類》。該用法常見于文獻編纂或制度制定中。

  2. 參校訂正
    指通過對照不同版本或資料進行校對和修正。例如宋代張淏在《雲谷雜記》中通過“以二書參訂”使文本更易讀。清代學者章學誠也提到對史書表格進行參訂。

二、使用場景

三、補充說明

如需查看具體古籍原文或更多用例,可參考《新唐書》《雲谷雜記》等文獻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參訂(cān dìng)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部分組成:“參”和“訂”。 “參”的部首是“廠”,筆畫數為6。這個字最早是描繪山形廠字的書寫方式,表示參考、參與等含義。 “訂”的部首是“言”,筆畫數為7。在古代漢字中,訂字并沒有固定的寫法,有的寫成“令”,有的寫成“言”。後來為了統一規範,字形被規定為現在的樣子。 在繁體字中,參訂的字形沒有太大的變化,基本上保持了和簡體字的相似。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有很多的變體,包括字形筆畫的順序和結構等。之前的寫法中,參訂字也有多種寫法,但現在已經統一為現代漢字的形态。 以下是一個關于參訂的例句: 他在寫作文時,參訂了很多資料,讓作品更豐富有力。 與參訂相關的詞語有: - 參考:表示借鑒、協助理解某事物。 - 參與:表示參與、參加某項活動或任務。 - 訂閱:表示購買或預訂某種服務或産品。 參訂的反義詞是不參訂,表示不參與、不訂閱等。 希望這些信息對你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