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糧串的意思、糧串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糧串的解釋

官府所發繳納錢糧的收據。《負曝閑談》第五回:“那位 鄒老夫子 正架着*********,在那裡三七二十一、四七二十八算本年的糧串呢。”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糧串”是漢語中的一個曆史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要點綜合解釋:

  1. 基本定義
    糧串指古代官府發放的繳納錢糧(如田賦、稅糧)的收據,相當于現代稅務憑證。該詞由“糧”(糧食或錢糧)和“串”(串聯、憑證)組合而成,強調其作為官方認證的繳納證明功能。

  2. 文獻出處與例證
    該詞在清代小說《負曝閑談》第五回中有明确用例:“那位鄒老夫子正架着大眼鏡,在那裡三七二十一、四七二十八算本年的糧串呢。”。此例生動描繪了古代官吏核算稅糧憑證的場景,印證了糧串的實際應用背景。

  3. 曆史背景與功能
    糧串反映了中國古代以實物(糧食)為主的稅收制度。官府通過發放此類憑證,記錄民衆納稅情況,确保財政管理有序。其形式可能為串聯的票據或文書,便于核對與存檔。

  4. 現代使用情況
    隨着稅收制度現代化,“糧串”一詞已逐漸退出日常使用,主要作為曆史術語出現在文獻或相關研究中。

如需進一步了解該詞在古籍中的具體用法,可參考《負曝閑談》原文或相關曆史檔案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糧串》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糧串》指的是農民在種植、收割農作物時将谷粒串在一起的一種操作。農民在收獲後,将谷物割下來,用繩子将它們串起來晾曬,以便将水分蒸發并保護谷物,在儲存和食用之前處理谷物。

拆分部首和筆畫

《糧串》的拆分部首是「米」和「串」。其中「米」的部首是「⺲」,表示主要意義為「谷類」;「串」的部首是「⺧」,表示主要意義為「繩子」。 《糧串》的筆畫順序為:「米」是3畫,「串」是7畫。

來源與繁體寫法

《糧串》一詞來源于漢語,沒有繁體寫法。在繁體字中,通常使用簡化字來表示這個詞。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寫法并不統一,有些字可能存在多種不同的寫法。關于《糧串》這個詞的古時候寫法,現在沒有具體的資料可以查詢到,無法給出确切的答案。

例句

1. 農民在陽光下将《糧串》挂起來晾曬。
2. 他們用稻草編織了一個巨大的《糧串》,呈現出美麗的田園景象。

組詞、近義詞、反義詞

組詞:谷物、收獲、谷類、晾曬、種植。
近義詞:曬谷、晾曬谷物、晾曬糧食。
反義詞:散谷、分散、分開。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