側躬的意思、側躬的詳細解釋
側躬的解釋
傾側其身,表示戒懼。多用于帝王。《資治通鑒·梁武帝天監四年》:“伏願陛下側躬聳意,惟新聖道,節夜飲之樂,養方富之年,則 魏 祚可以永隆,皇壽等於山嶽矣。”《元典章·诏令一·大德改元》:“於戲!側躬修行,鹹攄奉若之誠,革故從新,聿底雍熙之治。”
詞語分解
- 側的解釋 側 (側) è 旁:側面。側影。側門。側室。側翼。側記(關于某些活動的側面的報道)。 斜着:側重(恘 )(偏重)。側射。側卧。側枝。側芽。輾轉反側。 卑陋:側陋(.偏僻簡陋;.指地位低下)。 正 側
- 躬的解釋 躬 ō 身體。 自身,親自:反躬自問。躬行實踐。事必躬親。 彎曲身體:鞠躬。躬身下拜。 筆畫數:; 部首:身;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側躬”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一、基本釋義
“側躬”指身體略微傾斜、側身的動作,常引申為帝王或上位者自我警惕、保持戒慎的姿态。例如《資治通鑒》中提到:“伏願陛下側躬聳意,惟新聖道”,即勸谏帝王端正自身、勤于政務。
二、詞性結構
- 側:動詞,意為“傾斜、偏向”;
- 躬:名詞,原指“身體”(《說文解字》中“躬,身也”),此處代指身體動作。
組合後表示通過身體的側傾姿态,象征内心的戒懼與自省,多用于臣子勸谏帝王的語境中。
三、語境與用法
- 帝王勸誡:常見于古代奏疏或史書,如《元典章》中“側躬修行,鹹攄奉若之誠”,強調帝王需以身作則。
- 禮儀姿态:側身動作在古代禮儀中表示謙卑或敬畏,如臣子面見君主時的儀态。
四、現代使用
現代漢語中已罕見此詞,多見于古籍研究或曆史文獻分析。如需進一步了解“躬”的詳細字義,可參考漢典等權威工具書。
網絡擴展解釋二
側躬這個詞的意思:表示向一側身體傾斜的動作或姿勢,可以用來表達敬意或謙卑。
拆分部首和筆畫:側躬這個詞的部首是人,共有12個筆畫。
來源:側躬一詞源于古代漢語,形成于古時的社會禮儀與文化背景中。
繁體字:側躬(側躬的繁體字形式)
古時漢字寫法:在古代的漢字寫法中,側躬的部分字形可能有所不同,但整體意義一緻。
例句:他側躬行禮向長者表示敬意。
組詞:側目(斜視着看)、側耳(側着耳朵傾聽)
近義詞:側身、側傾
反義詞:仰頭、仰卧
希望以上回答對您有幫助!如果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