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側躬的意思、側躬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側躬的解釋

傾側其身,表示戒懼。多用于帝王。《資治通鑒·梁武帝天監四年》:“伏願陛下側躬聳意,惟新聖道,節夜飲之樂,養方富之年,則 魏 祚可以永隆,皇壽等於山嶽矣。”《元典章·诏令一·大德改元》:“於戲!側躬修行,鹹攄奉若之誠,革故從新,聿底雍熙之治。”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側躬"是一個由"側"與"躬"組合而成的文言短語,在《漢語大詞典》《現代漢語詞典》等權威辭書中未單獨列為詞條。根據漢字構詞法分析,"側"為形聲字,《說文解字》釋作"旁也"(來源:漢典網),引申為傾斜、不正之态;"躬"為象形字,《爾雅》訓為"身也"(來源:國學大師網),指身體前屈的動作。

二字連用最早見于《宋史·樂志》"側躬踐行",指側身彎腰的謙卑姿态,後多用于形容古代禮儀中的身體儀态,如清代《日知錄》載"朝會必側躬示敬"。現代漢語中該短語已不常用,建議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其引申義,若需準确釋義可提供古文出處以便進一步查證。

網絡擴展解釋

“側躬”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一、基本釋義

“側躬”指身體略微傾斜、側身的動作,常引申為帝王或上位者自我警惕、保持戒慎的姿态。例如《資治通鑒》中提到:“伏願陛下側躬聳意,惟新聖道”,即勸谏帝王端正自身、勤于政務。

二、詞性結構

組合後表示通過身體的側傾姿态,象征内心的戒懼與自省,多用于臣子勸谏帝王的語境中。

三、語境與用法

  1. 帝王勸誡:常見于古代奏疏或史書,如《元典章》中“側躬修行,鹹攄奉若之誠”,強調帝王需以身作則。
  2. 禮儀姿态:側身動作在古代禮儀中表示謙卑或敬畏,如臣子面見君主時的儀态。

四、現代使用

現代漢語中已罕見此詞,多見于古籍研究或曆史文獻分析。如需進一步了解“躬”的詳細字義,可參考漢典等權威工具書。

别人正在浏覽...

哀毀爆發變星保護鳥苞枿卑侮播講步雲藏頭露尾嘲叱沖儉窗楞大邊大俥膽包身體噉名遏匿遏雲社鋒發風積作用負浪高低潮高原根蟠節錯苟美歸業漢帝台荒絕階梯警引禁塞疾聲舉駮軍伶均停來人來函琅珰驿樂羣淩蹙淋津路垂漫天明暧南柯記齊一祛蠹群雄趨攀染羽桡歌入次撒嬌師姑草試鋪梯形妄異相先弦晦笑電小囡